新华社上海2月25日电(记者何欣荣、王默玲)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去年12月在沪投运以来,安全运行已有两个多月。产业链相关单位正在申报5公里级的超导电缆工程,进一步推动这项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线路全长1.2公里,为国家电网在国内首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超导输电的原理是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

“超导电缆载流量大、体积小的优势,为城市电网改造和狭窄空间的电力扩容,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超导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表示。

根据论坛发布的第三方机构核查数据,1.2公里的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与常规电缆相比,实现了14%的减排效果,同时节省了70%的地下管廊空间。

高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市场化,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理事长汤亮表示,围绕超导电缆产品,联盟已制定系列化标准近二十项,正牵头申报超导带材测试的国家标准,以及超导电缆的行业标准等。

同时,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还在积极申报上海中心城区和五个新城的5公里级超导电缆工程立项。“当超导电缆长度达到5公里时,与常规电缆相比,减排效果可达27%。如果将超导输电技术运用到钢铁企业的话,减排效果将更加明显。”汤亮说。

包括超导材料在内的新材料,是上海“十四五”期间布局推进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目前,上海正在不断拓展关键领域的超导应用,打通超导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应用、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