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券刚刚发放的几个月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消费券为代表的数字消费,用“叮”一声付款的“无感”与“便捷感”代替了部分现金支付的“痛感”,用限时优惠“买就是赚”的心理预期替代了在消费欲望不强时“买就是赔”的心理预期。消费券在科技和人类经济学的双重加持下,切实有效的释放了消费欲望,拉动了消费内需。

但我们也能看到,随着消费券宣传热潮的退去,以及促销活动的日常化,消费券给消费者带来的新鲜感和仪式感散去,消费者领券的积极性在降低。消费券活动逐渐从“万人疯抢的狂欢”变成了“无人在意的角落”。

从目前来看,消费券在拉动消费上的效果似乎是长一点的“昙花一现”。那么“消费券”真的无法长期拉动消费吗?

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消费券在长期拉动消费的效果上,还是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的,现在就盖棺定论显然为时过早。

比如说,我们可以让消费券在更多领域,更多时间段“短期有效”,那么很多个“短期有效”在更广、更长的角度上来看,就是持续的,长期的。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把拉动消费这个任务看成是一场接力赛,而非一场“保持短跑速度的马拉松”。

拉动消费是场接力赛|Pixabay

那么如何做到让消费券在更多领域、更多时间段行之有效呢?

首先,从目前来看,参与消费券的主力军是年轻的消费者与大、中城市的市场主体。消费券在数字支付基础建设不完善,数字消费习惯未养成的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其实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中国政府在当年次贷危机时推出的“家电、汽车”下乡政策后,2009年农村消费增速自1987年以来首次超过了城市消费增速,家电行业销售产值增速也从2009年6月开始由负转正,最终实现了2009年全年增长3%。

类似的,通过补贴形式,拼多多靠着“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成功挤进了被阿里宝宝、京东等大公司长期盘踞的网购市场。

这些例子都说明,在大基数较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探索。此外,“家电下乡”和拼多多的成功也证明了“补贴”和“优惠”这种形式对各类商品消费的刺激上,都有可探索的空间。那么以“补贴”和“优惠”为根本的消费券,也理应可以探索这方面的空间。

如何探索?其实可以归为一句话,就是让消费券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单靠宣传去维持群众的用券热情是行不通的,靠实惠来维持才是硬道理。消费券的发放应该走持续“有吸引力”和“有用”的道路,而非变成粗放的特定主体和发放时间的拉锯战。

让消费券贴近人们的生活|Pixabay

可如何让消费券变得“有吸引力”和“有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满2000减500元的法拉利消费券几乎没人需要,但满20减5元的超市消费券却会被疯抢。消费门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费券的领取率与使用率。低消费门槛的消费在群众消费中占据主流,而高消费门槛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不在意“这几个钱优惠”的高收入人群中,因此谁“无人问津”,谁抢手,就显而易见了。

不过,这个门槛也不能一味降低。例如满1元减5毛,虽然看起来打了5折,优惠力度大,但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不太可能为了这5毛的优惠券去逛个大超市,更大可能是在小区便利店随手买包盐,买包奶。这种情况下,发消费券其实跟发钱没什么区别,无法有效拉动消费。

因此,地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消费水平,不断去探索、更新合适的消费券门槛,让人民感到实惠的同时,去逐步、潜移默化的拉动消费水平。步子过小,或者步子过大都会得不偿失。

此外,消费券发放的初期其实是在走“饥饿营销”的策略,本来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发放量和发放人群,提高领取热情及使用热情,但是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在发券上若是一味“饥饿”,那么“中奖绝缘体”就会大量存在。在较小预期收益的情况下,“越挫越勇”的“中奖绝缘体”显然是少数的。正常情况下,这些“中奖绝缘体”的群体会对领券的行为感到厌倦甚至是厌恶。这样一来,“假装饥饿”就会变成“真饥饿”,非但无法激消费者的热情,反而会让消费券的后续活动逐渐变得“无人问津”。因此,在消费券发放的中期、后期,适当放低消费券领取门槛,或者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减少这种“中奖绝缘体”的存在,才能维持消费券的口碑,也让更多的人乐意分享消费券。

此外,在扩大消费券的受益人群上,我们也应该让消费券不仅走入“手机”,还要走进“生活”。

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爷爷奶奶甚至是父母一辈,常常会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消费券的领取上也是如此,目前单纯依靠APP发券的方式,使得消费券很难走入中老年群体,自然也就无法刺激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欲望。

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增设一些渠道,让中老年在领取消费券上更方便?与当地的商场、超市、便利店等主体进行限时合作,提供仅限中老年领取的线下渠道。与此同时再投入人力,去引导、培养中老年群体的数字消费习惯。先让他们便利的感受到实惠,再引导他们学习数字消费,更好的将这部分消费群体纳入数字经济的惠民范畴。

让消费券惠及老年群体|新华网

在消费券的发放上,我们不能“图省事”,也不能“一条道儿走到黑”。我们需要更加深入、频繁的结合大数据,去调整目标领域、目标人群、发放渠道、发放频率、领取门槛等参数。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只有不断赋予消费券新的吸引力,让消费券在更多领域、更多时间段行之有效,让更多群众感到“真的实惠”,才能达到长期拉动消费的目的。

此外,在消费券的发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套现”与“二手转卖”的现象,使得政府补贴的财政资金在流入市场的过程中,被中间商截了流,赚了差价,也抑制了消费券对拉动消费的促进效果。在与利益相关的领域里,这种“黄牛”虽然无法完全根除,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升级相关技术,去收紧“黄牛”活跃的渠道,让更多的消费券真正流入市场。

总的来说,在后疫情时代,提振经济、拉动内需肯定不是单一“消费券”就能完全承担的任务,但是消费券在长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上仍然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与其在政策效果低迷时立马“唱衰站队”,不如共同开动脑筋,多向有关部门提建议,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消费券最终只是启动消费的捷径,还是能成为长期推动经济复苏与发展的驱动力,就让我们多点耐心,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叶建华. 消费券发放的经济效应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09(5):4.

[2]汪侠, 吴小根, 章锦河,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消费券效用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3):12.

[3]王强. 中国零售业监测与分析报告[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刘虹, 甘新玲. 我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评析——兼与现金消费券方式比较[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1(3):7.

作者:岳晓虹

编辑:韩越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