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曝光碱性水营销乱象登上微博热搜,关于水的种种谣言、营销噱头又“死灰复燃”。对此,光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
马冠生表示,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碱性水对健康的影响缺乏强有力证据,商家所宣称的“碱性水”、“弱碱性水”是命名概念,均属噱头。
国内外尚无饮用水分类统一标准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最被忽视的一种营养素。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相比,人体对水的需求量最大,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年需要620公斤水。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面临各种类型的“水饮料”选择。马冠生指出,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关于饮用水分类的统一标准。
从国际组织来看,199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商品的定义和分类》中,将饮料分为5类,即水、冰和雪(包括无添加糖、甜味剂或调味剂的天然或人造矿泉水);含糖非酒精饮料;传统酒精饮料;蒸馏酒精饮料;非食品用途的其他酒精饮料等。欧美、日本、德国等地根据饮用水或饮料中营养素含量特性对包装饮用水进行分类,如富镁水、富氢水、富硒水、富锂水等。另有依据水中的溶解物,如钙、镁含量高低分为软水和硬水;依据酸碱特性进行分类,如苏打水(碱性水)。
从国内标准来看,在我国发布的《饮料通则》中,将饮料分为11类。有一类是包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类型饮用水。“其他类饮用水”中又包括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
不建议长期饮用纯净水,可合理选用矿泉水
马冠生介绍,现阶段由于研究欠缺,仅通过有限文献给出一些饮水建议,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有弊,选择纯净水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对于膳食中缺乏矿物质的人群,日常饮水时不推荐饮用纯净水;泌尿系结石的患者,纯净水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整体来说,不建议长期饮用纯净水。
谈到矿泉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马冠生及团队进行了4方面循证,并提出了饮用建议。饮用特定类型的矿泉水可以一定程度上补充矿物质,对糖尿病、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肾结石患者有一定的健康效应,但证据质量较弱。大多数情况下,饮用水对人体微量元素的贡献率较小,膳食是获得微量元素的主要途径。
谈到富氢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目前开展的科学研究不足以支撑结论,关于富氢水对健康的影响还需要系统、深入的研究。
碱性水对健康的影响还未形成共识
马冠生介绍,饮用碱性水跟健康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改善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但目前仅有一项自身前后对照试验,不足以支撑结论。
二是“饮用碱性水配合膳食干预有助于改善反流性咽喉炎和慢性咳嗽”,但目前仅有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同样,不满足证据级别。
三是“饮用碱性水有助于改善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也只有三项研究;四是“饮用碱性水有助于提高身体活动能力,改善水合状态”,三项随机对照研究,也无法给出强有力的证据级别。
马冠生及其团队发表的“碱性水对健康影响的定性循证研究”中显示,目前,碱性水对健康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饮用水?
怎么选择水、什么时候喝水、到底喝多少水?马冠生介绍,首先,要掌握喝水的时机,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应该主动喝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他建议,从循证证据来看,首选白水。“白水不是特指白开水,包装饮用水像矿泉水,也可以酌情选用,不建议经常饮用纯净水。”同时他提示,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
提到饮用水的标准问题,马冠生认为,市场上如果有不同类型的水生产,应该逐步推进标准的建立,相关部门或行业应该把建立水的标准规范、名称等事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尽快制定相应标准。(记者 武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