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杭州12月16日电 (钱晨菲 朱晖洪)15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浙江将在“十四五”期间打造20个创新城市、50个创新园区,建设200个标杆项目。
会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以淼介绍了《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分享了首批五个减污降碳典型案例。
其介绍,《方案》明确了浙江“十四五”和到2030年的主要目标,提出加强源头防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推进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推进固废污染防治协同控制、统筹保护修复和扩容增汇、开展模式创新、创新政策制度、提升协同能力等8个方面内容。
在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减排路径创新方面,《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活性炭集中收集再生体系全覆盖,60%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建成清新园区,打造60个工业源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标杆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打造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全覆盖、1000家低碳生态农场和60个水环境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标杆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打造设区市“无废城市”建设全覆盖、沿海设区市“海洋云仓”全推广和80个固废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标杆项目等标志性成果。
在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创新方面,浙江明确要将温室气体管控要求统筹融入环境管理全过程以及治水、治气、治土、清废等全要素中。推动丽水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安吉县竹林碳汇交易、椒江区大陈岛海洋蓝碳交易等试点建设,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该省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建立绿色消费激励和回馈机制;完善环境信用评价和绿色金融联动机制。
在探索多层级减污降碳协同模式创新方面,《方案》提出,要聚焦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工业型城市、数字经济型城市和生态良好型城市等4大城市类型创新模式,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生产生活各领域;聚集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八大类重点产业园区,积极探索符合园区特点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促进资源能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聚焦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环境治理绩效提升空间大的重点行业,推动一批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探索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项目。
王以淼表示,前期,浙江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18个减污降碳协同试点、26个标杆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突破、管理优化、制度创新,打造了杭州市余杭区、嘉兴市嘉兴港区、绍兴市上虞经开区、义乌市赤岸镇、丽水市青田县首批五个减污降碳协同典型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和实践示范。
下一步,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方案》各项任务举措,加快减污降碳协同制度创新、模式创新、能力提升,“十四五”期间打造20个创新城市、50个创新园区,建设200个标杆项目,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制度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