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2年中国移动环境管理年报显示,移动源污染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排放设施的可移动性,移动源污染监测成本高、监测困难,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3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相比于固定源的治理,移动源相对比较滞后,主要是通过推进排放标准实施,来实现新增移动源污染物的减排。
刘炳江介绍,近年来,移动源污染减排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淘汰了3500万辆老旧汽车、黄标车;车辆排放标准“三级跳”,相应油品标准“三级跳”;大力推进“公转铁”,铁路货运量自2016年以来实现六连增。但实施这些减排措施的同时,还有大量新增的车辆和机械,因此移动源排放一直处于高位。
为了减少移动源排放,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针对移动源开展“五大行动”:
第一,推进公转铁行动。重点推进700多条铁路专用线建设,补齐港口码头、大宗货物运输企业的铁路专用线。
第二,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三万多辆新能源重卡,推广的主要用户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钢铁企业。现在优先使用新能源重卡,或者使用国六、国五车进行运输,国三老旧车、高排放车辆在推进淘汰。“蓝天保卫战”时期已经淘汰100万辆,现在还在继续淘汰。
第三,非道路机械综合治理行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港口码头使用的机械和机场使用的机械等。今年,生态环境部已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部署工作会议,推进开展港口码头、船舶油气回收。
第四,重点用车企业强化监管行动。推动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运输,强化重点工矿企业的应急管控,建立用车大户清单和货车的“白名单”,启动动态管理。
第五,柴油货车联合执法行动。柴油货车后面都有一个尿素罐,部分货车司机尿素罐里加的尿素品质不高或者是加量不足,对于这些情况将严格打击,坚决“零容忍”。(记者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