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是一个科技昌明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几乎都在接触和消费科技产品,科学和技术也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是一个异常繁忙的时代,每个人都被滚滚向前的时间之轴裹挟着前进,为自己的事业、家庭、生活忙碌着;这是一个碎片化处于压倒性地位的时代,网络上和我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碎片信息,而我们也已习以为常,甚至把它当成了每天必须获取的“养分”;这是一个更加需要科学阅读的时代,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认识科学,去品味科学,去理性地使用科学。

在一篇题为《让科学阅读成为“必修课”》的评论中,我在最后这样写道,“通过科学阅读,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有更好的理解,也能够让我们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来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否则,你就是在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别人。”

现实正是如此。

我们每天接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我们习惯于几分钟读懂一本书,甚至阅读这件事我们也可以请别人帮忙。轻阅读和浅阅读似乎已经成为趋势,但是我们难以断定这种方式是否真的可以让我们读懂书中的精华。培根在《论读书》中说道,“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窃以为,对于科学阅读来说,情况尤其如此,毕竟我们倡导科学阅读,不仅仅是要让读者获取到科学知识,更需要我们去品味科学这个过程,以及暗含于科学研究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等等。就像吴以义在《什么是科学史》中写道的那样,“这种精神(科学精神)……支配了人类思想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并不能通过教科书简单的定义或传授。最能表现这种思维方式的,并不在科学已经完成的物化的甚至是固化的科学成果,而在于求得这些成果的过程。”而这种科学阅读也是让科普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的一个重要维度和重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动“书香中国”建设,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起了招募“科学阅读推广大使”的活动,旨在以“科学阅读推广大使”为引领,推荐优质科学阅读书单,开展线上线下科学阅读推广,带动广大公众参与到阅读中来,共同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和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科学图书,或者说为什么要倡导科学阅读呢?

实际上,科普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也就是让广大公众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而科学类图书是一种重要的载体,同时这类图书有助于公众系统地了解科学。同时,科学类图书有助于把那些看似深奥、复杂的科学内容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在宏观上来说,推广科学阅读,是贯彻落实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的具体措施,而在中观层面上来说,科学阅读能够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和氛围,而在微观上,科学类图书只有被读者所阅读才能真正发挥出知识这种“力量”,体现出科普创作的终极价值,并进而反哺科普创作。此外,科学阅读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读”的层面,而是要让读者“读懂”,甚至是融会贯通,学而致用,用科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其实是“授人以渔”。与之相对的是,如今各种新鲜的科技名词越来越多,甚至也有一些不法商人假借这些科学名词兜售某些原本不是高科技的“高科技产品”,而对于某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存在着被欺骗的可能性,而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高科技名词背后的科学道理,那么人们在选择消费某些产品时则会更加理性。

当然,让科学阅读真正发挥作用非一时之功,养成科学阅读的习惯非一时之功,但是世界读书日,不妨让我们从科学阅读开始。(王大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