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南沙区开展营智环境建设试点的工作方案》(下称《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4月底前,南沙区营智环境建设试点工作要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对试点经验进行复制推广。
记者了解到,开展营智环境建设,是广州南沙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的重要抓手。近五年,南沙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1.2万人,是2015年的8.9倍,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入驻77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超过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入库成为“科技特派员”,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推动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前行。
南沙在全国率先提出营智环境概念
2020年9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上,南沙在全国率先提出营智环境概念。南沙相关负责人表示,营智环境即是指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及其智力成果运用的环境,打造营智环境就是为人才智力迸发提供各类要素支撑;营智环境与营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营商环境聚焦于商事主体,而营智环境聚焦于人才的发展,南沙计划参照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系统化、科学化、可操作性的营智环境评估体系。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吴江认为,南沙在奋力打造营商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营智环境”这个新概念,很有制度创新意义。在他看来,“营智”需要注重三个变量关系:市场的开放度与成熟度、政策的精准度与公平度、政府的监管适度和服务效度。“这三方面南沙有了很好的基础和成就,未来政府需要发力的是瞄准创新主体的市场失灵领域。”吴江对南沙的营智环境建设充满期待。
为科学、高效推进南沙营智环境建设试点,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南沙首提的营智环境建设得到了广州市人才办的大力支持,明确了“广州打造营智环境、南沙试点先行”的工作思路,并将南沙营智环境试点建设列为“‘广为人知’优质人才项目”加以推进。
根据《试点方案》,南沙将通过推进“建立营智环境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构建营智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人才发展制度政策集成创新”“形成定期评估制度”“建立与人才及用人单位的联系互动机制”等营智环境建设试点任务,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各类环境支撑,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打造融通港澳、接轨国际的人才新高地。
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稳步推进
10月26日-29日,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邀请西南大学博士生及教师来到广州,到南沙的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港科大(广州)等多个地点实地走访、考察、交流。此次西南大学博士团来穗考察,既是南沙打造国家化人才特区之举,更是为了推动南沙招才引智“走出去”和“请进来”。
今年7月,“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挂牌仪式在广州南沙国际人才港举办,全省首个冠名“大湾区(广东)”的人才驿站正式挂牌启用。驿站选址在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南沙国际人才港。“我们后续还将联动南沙各住房项目中的人才公寓,将满足人才在本地创新创业初始阶段所需的短期共享办公、政务服务、落脚住宿等需求,弥补当前人才政策在即时性服务方面的不足。”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驿站将逐步建设成为人才安居乐业的先导、人才综合服务的平台、人才交流合作的枢纽、人才成果展示的窗口以及人才政治引领的前哨。
南沙推动形成市、区两级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区层面配套行动计划推动国家化人才特区建设。目前,大湾区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正处于优化提升阶段。其中,大湾区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会员单位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广州市唯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自2020年4月开园以来已入驻20余家企业,累计营收已超120亿元。(记者 崔小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