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各大建设工地上数十米的高空中,谁能想到,塔吊、龙门吊等大型器械的操纵人员竟是“女司机”?
近日,记者走近这个群体了解到,近年来,吃苦耐劳的工地“女司机”们,凭借着相较男性更加细心、耐心的独特优势,在城建队伍中正呈现出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
四十米高空中的她
春日阳光和暖,在中铁二十五局广州地铁十号线广钢新城车辆段,工人们正趁着好天气加快进行土建施工,三个高约四十米的塔吊,像巨人般分散伫立在工地各处,旋转忙碌着为工人们吊卸建筑材料。
从塔底上到塔顶,近四十米、几乎与地面垂直的钢梯,年轻记者攀爬起来都颇费功夫,但塔吊驾驶舱的“女司机”赵春兰手脚并用、身轻如燕,在钢梯上下如履平地。
每天至少要在塔吊上下四趟,全靠手脚功夫,赵春兰笑言:“我的老家在四川山区,那里地形非常崎岖,我不怕吃苦,爬上爬下早就习惯了。”
赵春兰今年45岁了,尽管已是拥有七年驾龄的“老司机”,但她仍对自己七年前第一次上塔吊的经历记忆犹新。
她向记者回忆:“当时想跟着我老公学开塔吊,三十多米高的塔,才爬到一半,我就腿脚发抖不敢上去了。”后来,赵春兰在现场的塔吊“女司机”的鼓励下爬上去了。大汗淋漓地坐在驾驶舱里,她想着:“她们能,我也能。”
旋臂、稳停、下索、起吊......近四十米的高空中,透明的驾驶舱里,赵春兰双眼紧盯着地面,左右手的操纵杆“哐啷哐啷”响个不停,一番轻车熟路的操作下,几十米开外的建筑材料仅需数分钟就能稳妥地送到地面工人的手中。
暂歇的时候,赵春兰也会走出驾驶舱,穿过塔顶横亘在半空十余米长不足一米宽的“小径”检查保养线索,闲庭信步在近四十米的高空中。
在工地上,塔吊“男司机”仍然是多数,相比他们,赵春兰自信地认为自己有“更加细心谨慎”的优势,不过,她同时也坦言:“体力有时也会跟不上,工程忙的时候,一天要连续操作12个小时,中途吃饭都是从地面打包好再带上来。”
尽管苦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女司机”加入城市建设行列。
一项广州地铁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其数万人的线网建设大军中,从事塔吊、龙门吊、挖掘机司机、钢筋工等工种的女性已占到工人总数的10%。
中铁二十五局的工地负责人结合招聘经验告诉记者:“近些年,城建队伍中的‘女司机’正呈现出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相比男性工人,她们更细心谨慎,也更有耐心。”
龙门吊驾驶舱里的“家”
龙门吊不如塔吊那般高耸,但在建设工地上,其身形庞大、近三十米高的“体态”也足以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在北京城建广州地铁十号线广钢新城站的工地上,肖琼方便是眼前这台龙门吊的“女主人”。
“女主人”的称谓其实并不为过。肖琼方爱整洁,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龙门吊驾驶舱,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地面铺上了干净的地垫,进舱门要先脱鞋,左右两侧窗户上,挂着用作简单遮阳的、半透明的窗帘,设备柜上放着她用于提神醒脑的“零食”——几瓣生大蒜。
同样是七年驾龄的肖琼方,在做龙门吊“女司机”之前,曾在工地上做过多年的信号工。她向记者回忆:“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在地面配合龙门吊师傅进行吊装作业,辅助把建筑材料挂在吊钩上,身体上也许要累一些,但没有现在这么大的精神压力。”
人常言50岁“知天命”,但肖琼方却还想在这个年纪再“拼一把”。50岁学习开龙门吊,而且经过培训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女司机”,对肖琼方而言,这不仅是职业生涯的进阶,也是人生阅历的进阶。
成为龙门吊“女司机”后,肖琼方便开始了她的辗转“旅途”,“工地项目开在哪里,我就去到哪里。”七年的时间里,她去过了北京、济南、石家庄、广州等城市。
经过多年积累,她这样向记者介绍自己:“我当过信号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怎么和他们沟通更高效;我足够细心,能够在工地的司机群体中发挥女性独特的优势。”
肖琼方今年57岁,这个年纪对工地“女司机”来说已是迟暮之年。记者从相关工地负责人处了解到,对于高空作业的群体而言,年纪越大,作业就越危险,所以这类男女工人一般会分别在55岁、50岁“退休”。
不做“女司机”后干什么?对肖琼方而言,这已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为了补贴家用,她畅想着,自己也许会回到工地重新做回信号工,又或者把驾驶舱里的“家”搬回真正的家,成为不带职业称谓后缀的女性,“孩子快成家了,到时也有可能在家带孙子吧。”肖琼方看着玻璃窗外的远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