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俄乌战火原因,乌克兰境内15座核反应堆处境令人担忧。乌克兰的这些反应堆都属于什么类型?安全风险是否可控?

整理/新媒体编辑 段大卫

据乌通社报道,近日,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因乌俄交战起火。扎波罗热核电站新闻处表示,核电站并未发生火灾,起火建筑是位于核电站附近的一处演习训练设施。

▲扎波罗热核电站实时监控画面显示,厂区内发生火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乌克兰核电站分布图(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俄乌战事尘埃未定,乌克兰境内有多个核电站及核反应堆。除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6个核反应堆以外,还有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的2个核反应堆,罗夫诺核电站的4个核反应堆,南乌克兰核电站的3个核反应堆。总共15个活跃的核反应堆。这些反应堆都属于什么类型?安全风险是否可控?

◈ ◈ ◈

核能发电诞生记

自人类诞生以来,我们便从未停止过对能源的探索,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归根结底,人类所利用的能源,几乎都来自太阳。然而有一种例外,它是人类真正独立掌握的,生产能源的伟大技术,它就是核能,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它。核能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目前我们能够掌握并控制的是核裂变。

核裂变,也称为核分裂反应,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早在1938年,核裂变现象,就由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实验当中发现,由此拉开了人类利用核能的序幕。

当铀235这种核素的原子核受到外来中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铀235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循环往复,进行的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产生大量热能,对于现代人类而言,这种热能最直接的作用正是发电。1942年,美国科学家费米等建成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1954年6月,苏联在莫斯科近郊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送电的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

随后,各式各样的核反应堆相继建成,发电功率也越来越大。第一代核电站正式登上能源的舞台,核能以电力的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

作为一种实验性的技术,第一代核电站种类繁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利用高温水蒸气驱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与常规的火电厂相差无几。但不同的是,火电厂利用煤炭燃烧将水加热。而在核电站中,则是利用原子核的裂变反应,提供足够的热量。

◈ ◈ ◈

核电站技术走向成熟

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根据资料显示,乌克兰境内运行的大部分机组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经历了第一代核电站的百花齐放,只有少数几种类型的核电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比如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沸水堆核电站。在这种核电站中,驱动发电机的蒸汽是由流经核反应堆的水直接沸腾产生。但这将不可避免地携带放射性物质,进而污染整个回路,一旦泄漏比较麻烦。

于是,结构复杂但更安全可靠的压水堆核电站备受青睐。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主力堆型,依然是压水堆核电站。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40多座,其中大部分是轻水堆,我国投入运行并将建造的绝大多数核电站,也都是轻水堆型的。

压水堆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并非复杂,以最常见的压水堆式核电站为例,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进行裂变并释放出大量热能;高压下的循环冷却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生成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高温气冷堆产生的热量,则是由氦气冷却剂带走,具有安全性好、出口温度高等特点;快堆核电站,直接利用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具有不需要慢化剂、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等优点,是目前国际核能界最成熟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先进堆型之一。

▲快堆核电站原理图

如何把核能转换成为电能?

▲压水堆核电站原理示意,其中核反应堆所在的一回路又被称为“核岛”,汽轮机等所在的二回路则被称为“常规岛”(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一般而言,压水堆核电站有两个回路,其中一回路是核电站最核心的地方,相当于火电厂的锅炉,核裂变反应在这里发生以后,产生了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将高压水加热到300℃以上。

因为涉及放射性物质,为了确保安全,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外面都会包裹着特制的燃料包壳。整个一回路系统,也被安装在一个叫安全壳的密闭厂房中,核电站图片当中的“大壳子”就是这种封闭厂房,安全壳能够在核电厂发生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和环境不受到影响。

二回路系统是汽轮发电机系统。由蒸汽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蒸汽排放系统、给水加热系统和辅助给水系统等组成。二回路的水通过蒸汽发生器吸收了一回路蒸汽的热量,使自身变为饱和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却后,再通过给水泵进入蒸汽发生器。

有时候核电厂将冷凝器的冷却回路叫做三回路,这个回路利用冷却水源冷却二回路的水,三回路会将废热传到环境中。

这样一来,压水堆核电站的发电厂房,能与核反应堆完全分离,进而隔绝放射性物质,大大降低了设备检修的难度。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现场(图片来源: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从设备上来看,核电站的反应堆,相当于火电站的锅炉。并且在具体方法上,也就是用核裂变产生的热量,将水“烧开”来推动汽轮机工作,将热能转换为电能。

◈ ◈ ◈

压水堆如何“压”住风险

根据资料显示,乌克兰境内的15个核反应堆均属于风险较低的压水反应堆。但作为一个大型辐射源,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为一座合格的压水堆核电站,是要具备相对完善的安全措施。

首先,是从内到外的三道实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包裹着核燃料的金属管,它由耐高温、耐腐蚀的锆合金制成,以避免核燃料与冷却水接触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

▲压水堆核电站三道安全屏障示意图(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第二道屏障是包裹着堆芯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如果第一道屏障被突破,放射性物质也能被密封在回路当中。 第三道屏障是包裹着所有反应装置的混凝土安全壳,即使堆芯熔毁,也可以保证放射性物质不会释放到环境中。除此之外,还有自动插入控制棒、快速“刹车”的紧急停堆系统,自动向堆芯注水、快速降温的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等,各类安全控制系统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层层设防。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们绝对安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材料学教授汤姆·斯科特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解释说,如果冷却能力受损,也依然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为反应堆关闭后也需要数周时间冷却,以去除堆芯的余热。“冷却系统依赖于柴油发电机,因此对这些发电机的任何破坏,都可能导致类似福岛的事故,令反应堆过热,残留的水变成蒸汽,熔化反应堆内的燃料,并导致辐射释放到大气层中。”

当前,乌克兰境内的核电站未遭到攻击,而未来将如何发展,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如果炮火降临到核反应堆上,核阴云恐怕要笼罩在地球上空了。

(综合自北京科技报,新民晚报,星球研究所,中核集团,中工网,光明网等)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