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肯尼亚的Amboseli国家公园,麦库姆(Karen McComb)等人在距离一群大象约30米的地方,放下一个大象头骨、一根象牙和一块木头。人们离开之后,大象们围绕上来,鼻子纷纷伸向这三样东西,又摸又嗅,有时还用脚掌拨弄。其中头骨得到的关注要多于木头,象牙得到的关注又多于头骨。
大象在查看地上摆放的东西 | Karen McComb et al. / Biology Letters (2006)
这个实验,其实是展示了早在公元1世纪就有记载的现象:有些动物对于同类的尸体或遗骸,表现出异常的兴趣,这可能启发了人们编造出“大象死后都葬在神秘的象冢”的传说。
在中国人缅怀故人的节日里,我想探讨一个沉重的问题,动物是以什么态度看待死亡的呢?它们面对死者,也会像人类一样哀悼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旁门左道”去了解,动物如何面对死亡,而死亡又为它们带来了什么。
这几个动物的故事,真相或许没有人们以为的那样深情,却是对死亡的另一种理解。
乌鸦从死者得到智慧
中国人把乌鸦视为不祥和死亡之兆,爱伦坡的《渡鸦》诗中,也是渡鸦(Corvus corax)代表着怀念逝者的惨痛情绪。鸦科鸟类确实和死亡有着奇特的关系。
短嘴鸦(Corvus brachyrhynchos)在发现同类的尸体之后,会成群聚集到尸体旁边,发出警戒的叫声。动物学家凯丽•斯威夫特(Kaeli Swift)是研究乌鸦认知能力的专家,对于乌鸦面对死亡的“态度”十分好奇,她曾经让乌鸦看死亡乌鸦的图片,然后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负责行为决策的区域格外活跃。或许,乌鸦遇到尸体的反应是思考并且做出决定,它们是用一种颇为“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死亡的。
爱伦坡《渡鸦》的插图,渡鸦来拜访正在悼亡的主角,告知他死人的魂灵不能复还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对于动物来说,关注死亡可能对自身的生存有重要的价值,比如了解致命的危险。和许多鸟类不同,乌鸦判断危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习而不是本能。它能通过观察同类躯体旁边的“嫌疑人”,来得知谁会对它的安全造成威胁。
动物行为学的老前辈、诺奖得主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养了许多寒鸦(Coloeus monedula),只要他手里抓着一个黑色、摆动的东西,无论抓的是寒鸦还是他的泳裤,众寒鸦都会如临大敌地冲上来啄他。短嘴鸦看到人和同类的尸体在一起,只要一次,之后至少六个星期都会对这个人保持警惕。另外,乌鸦还会从社会中获得信息,一只乌鸦对人发出警报叫声,其他乌鸦也会跟着发出警报,从而把“这个人不是好东西”的信息扩散开去。
短嘴鸦的尸体 | Liren Varghese / inaturalist
所以,乌鸦对死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兴趣,很可能并不是悲痛,而是在上安全课。以人类的观点来看,这好像过分理性了,理性到了冷酷的程度。
黑猩猩恐惧死亡
有的动物像人一样会恐惧死亡,比如人之外的灵长类。这种恐惧,可能类似于人类的恐怖谷效应:非常像人的东西(比如仿真机器人)让人感到恐怖,猴子也会恐惧做得很像猴子的模型。
恐怖谷图示,像活人却不是活人的东西会引发恐惧 | Wikipedia
人和灵长类亲戚都具有识别物体有无生命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基本的认知能力,深植在许多动物的神经系统之中。正是因为能分别“死物”和“活物”,因而我们不会吃石头,也不会把自己的同类看成柱子。不过这个能力仍然会出错,而尸体,残忍地说,是最像活物的无生命事物之一。当动物的识别功能出现错误的时候,场面是非常令人揪心的:猴子妈妈会长久地抱着已死的孩子,而大象听见已死的同伴叫声录音,仍然会吼叫回应。它们或许不是因为死亡而悲痛,而是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和同伴仍然活着。
可能正是区别生与死的能力,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死去的同类看起来与活着的如此相似, 灵长类的心智对此还难以认知,它像人又不像人、像猴又不像猴,我们的大脑程序难以理解,因而产生了恐惧。
灵长类母亲抱着死掉的孩子 | André Gonçalves, Susana Carvalho / Biological Reviews (2019)
著名的黑猩猩专家古道尔(Dame Jane Goodall),曾经记录过一个悲惨的事件:她观察的一只黑猩猩因脊髓灰质炎而瘫痪,只能在地上爬行;其他黑猩猩见到这个不幸的同类,全都吓了一大跳。它看上去跟普通黑猩猩无异,但移动方式如此奇怪,超出了它们的认知能力。人类利用了相同的恐怖谷原理,制造出唤起恐惧的怪物——外表像人、行动诡异的僵尸。
和人类一样,黑猩猩到头来也要认识现实:尸体是“死物”,与生者不同。在塔伊森林(Taï Forest),比起豹子咬伤的活黑猩猩,黑猩猩更恐惧病亡的同类尸体。它们为活的黑猩猩舔伤口,但却置尸体于不顾。相比其他地方的黑猩猩,塔伊森林的黑猩猩更容易被豹子猎杀,也许残酷的生活已经教会了它们一些经验。
从尸体了解王朝更替
回到开头处提到的大象。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对尸体的感兴趣程度,在整个动物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无论是发现新死的尸体,还是已经化为白骨的尸体,大象们都会簇拥过去,小心翼翼地碰它,嗅它,还把骨头或牙拾起来带着走。乌鸦对尸体的兴趣一般只持续十几分钟,而大象在一个地方观察过尸体,多日之后还会来“回访”。大象还能识别同类的骨头和其他动物的骨头,更加关心同类,并且对象牙最感兴趣。然而,这种令人感动的“深情”,背后可能也有着功利的原因。
坦桑尼亚,抛在地上的象头骨 | Laika ac / Wikimedia Commons
非洲草原象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和人类一样,它们的生存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比如,母象觅食找水的活动区域,由象群成员的社会地位决定;公象的交配机会,则取决于其他“情敌”公象的存在。所以,大象必须随时更新关于自己同类的信息。久别的大象会用长鼻子相互摸、嗅,可能是为了了解同伴的现状,相当于人类交换新闻八卦。
由此,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说:大象对尸体感兴趣,是因为同类的逝去可能是一桩大新闻,关系到“象国局势”。所以它们要认真研究,了解死者的身份。大象的嗅觉极为灵敏,即使尸体高度腐烂,它们还是能从中获得一些信息。
Amboseli国家公园的一群大象 | Ray in Manila / Wikimedia Commons
无论乌鸦还是大象,它们关注死者的原因,似乎最终都指向生者。如此实用主义地看待死亡,似乎有些冷漠无情。但生物与进化的研究,本来就是以生者的利益——生物的生存和基因的延续为核心的。清明是扫墓的日子,也是踏青的日子,凄凉的坟地生出嫩绿的草芽,死是终点,而生接续不断,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Goldenberg, S. Z., & Wittemyer, G. (2020). Elephant behavior toward the dead: A review and insights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Primates, 61(1), 119-128.
[2] Gonçalves, A., & Biro, D. (2018). Comparative thanatolog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exploring sensory/cognitive aspects of death recognition in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3(1754), 20170263.
作者:小袋熊
编辑:麦麦,pee pee shrimp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