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兔兔那么可爱,当然要……多加辣!”


(相关资料图)

对于从小就浸润在美食文化中的国人而言,无论什么节日,元旦或元宵、端午或中秋,“吃”都是绕不过的话题。

到了兔年,当然就要吃兔了——不仅是为了满足味蕾,也为了前“兔”似锦的寓意。那么问题来了,兔兔这么可爱,怎么做才最好吃呢?

其实各个“吃兔圣地”,早就交出了一份参考食谱。

01

四川:

高手林立的吃兔江湖

常言道:没有一只兔子能跑出四川

这个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论起对吃兔的热爱,四川人一定稳居榜首。

根据数据,四川每年肉兔的出栏量有1.7亿只,在全国占比达到了惊人的三分之一,但即使有这样高的产量,依然不够四川人吃的,还要从外省以及法国、德国等国家进口。

到底有多能吃?有统计称,四川人一年吃掉的兔子有三亿只,占到了全国的六成——这样看,单是四川一省的兔兔消耗量,就超过了全国其他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的总和。

甚至,在四川,还诞生了一个新的行当:品兔师。

好的品兔师,每天要吃2000个兔头,平均半分钟一个。(想想就让人流下羡慕的口水)在吃兔上,当真是打败天下无敌手。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不仅在吃兔的数量上有优势,连怎样“烹饪兔子”也同样在行,还由此衍生出了专属于川蜀之地的吃兔江湖。

- 成都:兔头忠实爱好者

在去年的中国10大美食之都中,成都再次不负众望地荣登榜首。而成都最有名的美食,则非麻辣兔脑阔莫属。兔脑阔,也就是兔头。

由于生理构造不同,兔子头部的肉较其他部位少得多,因此容易入味。不同于紧实的兔腿,兔头有独一份的口感。

只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品味腮与颊上的嫩肉,再轻轻嗦一口,麻中带辣的浓郁风味立刻就能从口腔窜到鼻腔,让人整天都回味无穷。

- 广汉:缠缠绵绵吃兔兔

相比于成都,广汉对兔兔的利用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不但吃兔头,身子也绝不会放过。

为了不漏掉任何一块肉,广汉在烹饪时有特殊的技巧,那就是——捆绑play,将兔子从头到脚缠上麻绳。

玩笑归玩笑,这个成年人看了会相视一笑的举动,其实大有深意:不但可以更好保存,还能锁住香味。

缠丝兔本质上是一种腌制兔,去掉皮与内脏,用各类香料调和刷遍全身,腌制半天后晾干。吃的时候,直接放在锅里煮熟就好。

由于麻绳的封锁,缠丝兔的风味与精华都牢牢被锁住,吃上一口,香味四溢。

- 自贡:做兔肉,它争第二没人争第一

如果有人说,兔兔只能做小吃,不能当正餐,自贡人绝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要知道,一份鲜香麻辣、爽口不绵的冷吃兔,既能在人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的时候当个下酒菜,也能让人搭配着吃下两大碗白米饭。

据说,它的美味还跟杜甫有关。

相传,杜甫曾路过自贡,品尝了此地闻名的麻辣兔丁后就走不动路了。正在为难中,杜甫突发奇想,令人用大火烹饪除去水份,这样就好保存了。

在路上,杜甫拿出兔丁品尝,没想到,冷掉了的兔丁另有一番风味。于是,冷吃兔的做法也就这样传了下来。

其实,四川人的吃兔历史也不过才四十年,但为何却发展得如此繁茂呢?这就要从上世纪说起了。

最开始,各地养殖兔子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兔毛,但1980年代,但国际市场对兔毛的需求陡降,此时已经是中国第一养兔大省的四川只能另辟蹊径,打起兔肉的主意。

兔肉本身寡淡,不如鸡鸭鱼羊一样有自己的风味,可巧合的是,四川料理讲究重油厚味,也擅用香料,兔肉的这些缺点能得到完全的遮掩。川蜀向来是美食之地,经过调味,兔肉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当地的美食。

02

浙江:

吃兔的黑马选手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吃兔,似乎是四川一家独大。但其实,饮食一向小清新的浙江,也是吃兔的黑马选手。

比如衢州,虽然地处浙江,但这里口味偏好辣,素有“三头一掌”的传统美食,其中有“一头”就是兔头。

有别于成都兔头的“麻辣”风味,衢州兔头的灵魂,在于卤料:茴香、橘皮、黄酒搭配中草药,老汤打底,再把兔头放入卤制。只需要几个小时,汤汁就能完全渗透骨髓,香气四溢,用筷子轻轻一拨,肉就从骨头上剥离了出来,既能品尝鲜嫩的兔肉,也能猛吮一口兔头,品味卤汁搭配兔肉的绝佳风味。

03

广东:

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兔子也不会放过

曾有人发出一个直击人们灵魂深处的疑问:广东人“连福建人都吃”,怎么就不吃兔子呢?

但实际上,这绝对是个误解。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广东人是不会放过兔子这样的美食的。毕竟,广东讲究吃疗滋补,兔肉脂肪含量低,却富含蛋白质,是煲汤和焖吃的绝佳食材。

广东烹饪兔子也很简单,将“靓兔肉”洗净,或是与羊肚菌、排骨搭配,或是与花胶、螺肉组合,熬上几个小时,一份又有营养又解馋的老火靓汤就大功告成了。

各地的兔肉美食,其实都是当地人文背景下的产物,滋补了一代代人的味蕾味与营养。无分高低,各有风味。

在众多的兔肉做法中,你最想尝试哪一种呢?新年,前途似锦,就从吃兔开始。

作者:李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