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顾海彤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最近,身边不幸中招“甲流”的小伙伴们变得多了起来,不仅有许多地方的学校因为学生患上甲流而停课,就连小编办公室里也陆续有同事出现了头疼发烧之类的症状。


(资料图)

来源丨pexels

和甲流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甲流常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甚至出现了抢购情况,有不少药店甚至卖断了货。

来源丨微博话题截图

甲流是种什么流感?奥司他韦是“神药”吗?咱们今天就来一起看一下。友情提示,用药要遵医嘱,可不能自己随意吃药哦!

为啥叫“甲”流?

流感的“甲乙丙丁”其实和流感病毒的核心蛋白有关。按其核心蛋白,流感病毒可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其中甲型流感较为常见,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

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乙型Yamagata系以及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等。

来源丨pexels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2月22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当前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占35%,乙型流感占1%,按占比数据来看,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来源丨pixabay

另外,和最近流行的诺如病毒相比,流感主要以发烧、肌肉酸痛、乏力这些症状为主,消化道症状会轻一些。诺如病毒会出现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消化道症状相对要更重。因此如果出现腹泻,应该重点考虑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

奥司他韦是种什么药?

奥司他韦(英语:Oseltamivir)商品名达菲(Tamiflu),是世界范围内被批准的首款抗病毒药物,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阻断流感病毒的传播,最后达到治疗或预防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效果,但其没有中和病毒的作用。

奥司他韦的分子球棍模型 来源丨维基百科

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能够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这种药物由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的科学家发现,合成奥司他韦需要利用从八角茴香中提取的莽草酸,这种物质最初只能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而后也可以通过基因技术让大肠埃希菌来合成这种物质。在2006年,有30%的原料供应由大肠埃希菌重组生产。

八角茴香 来源丨维基百科 Sanjay Acharya

磷酸奥司他韦对人体、动物仅存在极低的毒性作用,加上神经氨酸酶相对保守性,因此,不易产生抗药性,被认为是防治流感的储备药品。

使用奥司他韦要注意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既然奥司他韦可以抗病毒、治流感,那对于新冠病毒是不是也有效果?”实际上,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国家发布的第十版方案中并没有奥司他韦。原因是:奥司他韦是选择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而此次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神经氨酸酶,所以奥司他韦对它自然就无效了。

来源丨pixabay

尽管奥司他韦对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它的使用也应当谨慎。“奥司他韦是一种处方药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感染科主任李立艳表示,奥司他韦可以作为没有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最好在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总的来说,奥司他韦的副作用少见,安全性好,老人、儿童都可以使用。

如何预防甲流?

那么,流感高发季节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实际上,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都是类似的。一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手段,也是预防流感的手段,并且同样有助于降低诺如病毒感染风险。

针对流感来说,奥司他韦的预防作用无法与流感疫苗相比。药物的预防作用很短暂,只能起到紧急临时预防效果,而流感疫苗却不同。流感疫苗接种后其免疫力可维持数月到一年,在流感大流行期间普遍接种可明显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因此,奥司他韦不能代替流感疫苗接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流感高发季节要多开窗通风,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注意呼吸道卫生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注意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来源丨pixabay

此外,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鼓励轻症患者居家自我监测,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应戴好口罩前往医院就诊。

本文内容综合自维基百科、公众号:北京医管、中国新闻社、央视网、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