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野生蘑菇生长旺季,误食毒蘑菇时有发生。我国常见毒蘑菇多达400余种,北京地区常见的有哪些?它们究竟有多毒?一图带你读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整理/记者 丁林 制图/柴青艳

上周,苹果公司发布了售价高达3500美元的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帖吐槽。他将苹果头显与致幻蘑菇并列,暗示这款头显售价过高,不值得购买。

国内的科技自媒体,也将Vision Pro和著名的“云南牛肝菌”做了深度对比:

毒蘑菇真的可以作为昂贵头显的“平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某些野生菌含有引起神经-精神型反应的毒素,可能引起致幻和其他副作用。例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甚至出现自伤及伤害他人的行为。

除了神经-精神型中毒外,其他类型的蘑菇中毒还表现为:

● 急性恶心、呕吐等的胃肠炎型,严重者会出现吐血、昏迷以及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 急性贫血、血红蛋白尿、肝大及脾大等的溶血型,严重者脉弱、抽搐、幻觉及嗜睡,可能因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及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 肝脏损害型,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从古至今,野生食用菌一直被视为“山珍”。很多人对于“野生”有着迷一般的追求,尤其是野生菌。让美食爱好者们垂涎的,不只是野生食用菌爽脆的口感,锅气中氤氲的鲜味物质更让人无法抗拒。但是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部分有毒和无毒品种的外形相似,即使是专业人士,也难以仅靠外形特征分辨,民间流传的一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更不靠谱。

每年5~10月,都是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尤其6~7月正是很多鹅膏类等肝损害型剧毒蘑菇的生长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在即将来临的雨季里,各种野生蘑菇旺盛生长,误采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可能发生。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10—2020年,我国共发生了10036起蘑菇中毒事件,超过3.8万人中毒,788人救治无效死亡。

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肉褐鳞环柄菇是本市危害最严重的剧毒蘑菇之一,误食后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1到2天后,急性胃肠炎症状减轻而肝损害发生,患者通常自觉“康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最终导致急性肝衰竭、多功能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2019-2021年,肉褐鳞环柄菇在我国至少造成35起中毒事件,85人中毒、8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蘑”王!除此之外,北京市常见的毒蘑菇还有可能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的晶粒小鬼伞、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的丝盖伞科蘑菇等。

野生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且没有特效药。为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市疾控中心呼吁公众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赌运气。一旦发生误食中毒,要尽快就医。

(部分内容来自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