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网友戏称为“绝世大甜剧”的电影《消失的她》正在热映。
(资料图)
前有《隐秘的角落》“一起去爬山”,后有《消失的她》“一起去看海底星空”,两位男主角用自己的所作所为重新定义了“海誓山盟”。
剧中因李木子喜爱梵高的画,尤其那副文森特·梵高的《星空》,男主便投其所好的研究《星空》从而接近她。男主是名赌徒,全然没有底线和原则。李木子因其欠赌债打算离婚,男主便想带李木子去看“海底星空”时痛下杀手。“海底星空”的名字由来也与文森特·梵高的《星空》有关,海中成群聚集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似文森特·梵高在《星空》中笔下天空的形象。整片故事也就从此次出游开始......
▲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星空》
▲电影《消失的她》中的“海底星空”
带你去看一辈子只能看一次的海底星空,极致浪漫,美到窒息。
▲电影《消失的她》宣传海报
不光在电影中,海洋馆的海底隧道里,或是与深海有关的纪录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成群聚集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似文森特·梵高在《星空》中笔下天空的形象。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好奇,鱼类为什么喜欢“成群结队”,鱼类的集群行为有什么生物学意义呢?
鱼类的集群行为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世界上有记载的鱼类2万多种。据估计在这些鱼类中,生存期间都集结成群的占25%,仅在稚鱼阶段集结成群的占50%,这些数字表明,鱼类的集群现象是相当普遍的。
科学家利用船舶和飞机对鱼群大小的调查发现,日本海鲐鱼群大多由5万尾~10万尾个体鱼所组成。当几万尾的鲐鱼群浩浩荡荡出现时,水色竟呈现紫红色或紫黑色。最大的太平洋鲱鱼群竟有100万~300万尾。显而易见,这些鱼群都是非常大的。生物学家普遍认为,集群行为是鱼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被保留下来的一种适应性,对鱼类的生存起着十分有利的作用。
在生物学意义上,集群行为不仅可以减少饵料鱼被捕食鱼发现的概率,而且还会减少已被发现的饵料鱼遭到捕食鱼成功捕杀的概率。乍看起来,由几千尾甚至几万尾鱼组成的鱼群也许十分显眼,但实际上在浩瀚的海洋中,一个鱼群并不比一尾单独的鱼更容易被捕食鱼发现。个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涉及鱼群所处环境的光学特性。
▲梭鱼的漩涡(图源:视觉中国)
由于海水中悬浮微粒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物体在水中的可见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特别清澈的水中,物体的最大可见距离也只有大约200米,而且这个距离与物体的大小无关。假如鱼群的个体数为1000尾,对其中的一尾鱼来说,被发现的概率仅为这1000尾鱼分散时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见,鱼群组成的个体越多,个体鱼被发现的概率也就越小。
▲海豚围捕巨大沙丁鱼群(图源:视觉中国)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开阔水域的小鱼为了应付海中缺乏遮蔽物的不利环境,便一尾跟着一尾,相互遮挡,从而形成了群体。当它们受到攻击时,鱼群会变得更加密集。此时,捕食鱼也许会把小鱼组成的密集鱼群看成“庞然大物”,这样一来,小鱼遭受攻击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虽身处险境却安然无恙。对数量众多的小鱼来说,“成群结队”能够增加安全系数,保证它们在“大鱼吃小鱼”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集群行为在鱼类的生活中还具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作用。
首先,与单独的个体鱼相比,鱼群对不利环境变化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这种集团抵抗机制是由鱼体表所分泌的黏液决定的,集群行为不但能增强鱼对毒物的抵抗力,而且还能降低鱼的耗氧量。
从水动力学的观点来看,鱼在水中集群游泳可以节省个体鱼的能量消耗,游泳中的鱼所产生的涡流能量可以被紧跟其后的其他鱼所利用。因而,鱼群中的个体鱼就可减少一定的游泳努力而不断前进。
科学家发现,集群行为在鱼类的洄游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适应意义,甚至平常单独生活的鱼在洄游时也集结成群。集群性的鱼类也许能更快找到洄游路线,因为较易发现某些定向标记。而集群行为在产卵时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同一种鱼只有在同一场所集群,才可能使卵子和精子有足够大的相遇机会。而且许多个体鱼聚集在一块进行交配、产卵,在遗传因子扩散方面也起到了某些作用。
鱼群中的鱼是一鱼所生吗?
虽然这些鱼看起来个头都差不多,但其实,它们并非“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要么鱼的繁殖能力没有这么强,要么成活率没有这么高。我们以沙丁鱼为例,沙丁鱼的繁殖能力在海洋鱼类中属于中规中矩的,平均每年产下5万-6万枚卵。
▲沙丁鱼群(图源:视觉中国)
这些卵有的没有孵化就被其他动物吃掉,有的干脆因为环境和自身因素没有孵化,这导致了鱼卵的孵化率通常只有60%,人工培育下,能达到8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孵化率,像沙丁鱼这种繁殖能力的,最多也只有4万多条能孵化成功,这离几十万条的沙丁鱼群还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还没有计算孵化后幼鱼容易被捕食的情况。
▲翻车鱼(图源:视觉中国)
而在海洋中,繁殖能力最强的当属翻车鱼了,它们一年能产下平均2500万枚,最多3亿枚卵,按照鱼卵孵化率,它好像是能够“一母成鱼群”的,但事实上,即便是翻车鱼这种逆天繁殖能力的鱼类也做不到,因为能够正常长大的翻车鱼不足百万分之一,比沙丁鱼还惨。因此,一个大鱼群中的鱼虽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并非一条鱼生的。
鱼类集群一般有哪些分类?
鱼类集群根据其产生原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类:生殖、索饵、越冬和临时集群。生殖集群凡由性腺已成熟的个体汇合而成的鱼群,称为生殖鱼群或产卵鱼群。其群体的结构一般为:身长基本一致,性腺发育程度也基本一致,但其年龄则不一定完全相同。此外,生殖鱼群群体的密度较大,也较为集中和稳定。索饵集群根据鱼类的食性,捕食其爱好的饵料生物为目的鱼群,称为索饵集群。索饵集群的鱼类其食性相同。一般来说,食性相同的的同种鱼类,其体长一般相近;不同种类的鱼,往往为了摄食相同的饵料也聚集在一起。越冬集群由于环境温度条件的改变,集合起来共同寻找适合其生活的新环境的鱼群,称为越冬集群。在越冬场集群的鱼,依其食性和肥满度的不同,有停止摄食或减少摄食的现象。临时集群当环境条件突变或遇到凶猛鱼类时,引起的暂时性集中的鱼群称为临时集群。特别是温度、盐度梯度的急剧变化或遇到有鱼类忌食和不能吞食的大量生物以致凶猛鱼类出现的时候,往往会引起鱼群的暂时集中。当环境条件恢复正常时,它们又可能离散、正常生活。
(整理/段大卫,内容参考:自然资源学报、检察日报、“科普青岛”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