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满一碗井水,一仰脖,直接倒进嘴里。

“又凉又甜,太棒了!”中石油管道局华油工建尼贝管道项目经理邓小武赞叹道。

2021年年初,尼贝管道项目部“先遣部队”来到尼日尔中南部城市津德尔,启动了尼贝原油外输管道项目营地建设工作。在这里,身处撒哈拉沙漠南缘,凿井吃水成了“老大难”。

凿井是获得稳定水源最有效的途径。在沙漠里凿井,获得满足生活需要的清洁水源,也是津德尔当地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梦想……

从零做起,“不信这事儿干不成”

10年前,中石油管道局首次在津德尔“安营扎寨”,圆满完成了尼日尔阿贾德姆油田原油管道项目的施工任务。当时,津德尔营地内曾有一口生活用水井,为现场人员提供了许多便利。

如今,面对新的施工任务,这口老井已无法满足未来施工高峰期近350名员工的用水量。疫情等因素叠加之下,眼看开工日期临近,项目部决定自己凿井。

新井应该建在哪儿呢?在请教津德尔当地专家后,新井的位置定在了在老井以北500米处。

由于疫情影响,通晓打井技术的人员未能及时到位。负责营地前期筹备建设的五名员工,都是首次接触钻井施工的“门外汉”。

“没人,没技术,没工具……这活儿能干吗?”大家犯起了嘀咕。

“啥都没有,我们还有脑子,就不信这事儿干不成。”邓小武鼓励大家自力更生,从零做起。明确了任务和分工,大家开始逐字逐条研读钻机操作说明书,并上网学习教学视频,分析施工程序,在地面反复操作演练,熟悉钻机性能。

“这工作棒极了!水对我们尼日尔人而言,太宝贵了!”属地员工穆塔里说。项目部重点培训属地员工,操作队伍很快得到了充实。缺少专业工具怎么办?那就利用现有工具加以改造,重新组合;缺少滤管,就在钢管上开洞。

经过10天“恶补”,钻机如期开动。钻机轰响的那一刻,大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办法总比困难多!

钻机如期启动,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地层属于砂质,大家很快发现找不到配套沙层的泥浆配比,护壁效果很差,井壁塌落严重,井孔成型困难。这样的地质条件下,钻头也很容易被沉沙淤积而抱死,现场存在极大隐患,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钻具损失和井孔报废。

项目副经理车育峰灵机一动,建议每天收工前卸掉两根钻杆,提起钻头,给塌落淤积的泥沙留出井孔空间。大家沉入百米绳,测量孔内沉沙深度,详细记录数据,连续作业,反复对比。果然,这个方法最大限度排除了井下安全隐患,不断调整中,最优的泥浆配比数据也到手了。

配比数据有了,下一步是搅拌泥浆。膨润土是理想的钻井造浆材料,遇水后具有较好的润滑、黏结、膨胀性能。根据掌握的数据,膨润土要搅拌成面糊状,才能满足冷却钻杆、保护井壁的需要。但尼日尔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建筑材料资源稀缺。人工搅拌不可行,而且还是因为疫情,调遣设备也不现实。

为搅拌膨润土“量身定制”搅拌器的重任,落在了钳工孙新涛肩上。他找到一台食堂报废的和面机,拆卸下电机、轴承、皮带轮儿等零件,设计完成了箱式泥浆搅拌器。惊喜的是,这台自制搅拌器搅拌成型的泥浆完全符合现场需求。

终于,随着最后一根套管安装完毕,138米钻孔任务全部完成了。

“每个环节都很艰难,但是值得”

钻孔完成的第二天,洗井阶段开始。项目部采取钻杆注水、空压机注气、下泵抽水洗井三个步骤,以保证洗井质量。10天过后,井水从浑浊逐渐变得清澈。

经过50小时的连续抽水试验,水源汩汩涌出,大家欢呼雀跃。试验期间,项目指派专人每天采集一瓶水样,静置一夜,细心观察,直到肉眼看不见沉淀物。

比中方员工更兴奋的是尼日尔属地员工。他们迫不及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瓶子、杯子和碗,接满水,一仰脖,直接倒进嘴里、浇在脸上。清亮的井水打湿了黄色或是黝黑的皮肤,亮白的牙齿,蓝色的工装,映照着一张张灿烂的笑容。大家围着喷涌的井水,有的载歌载舞,有的畅快痛饮,有的直接在管下冲水,释放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

尼日尔津德尔炼油厂出具的水样分析结果显示,井水清澈纯净,含有多种益于人体的矿物质,完全满足生活用水需要。

“这真是个好消息!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满怀期待的开始,累并享受的过程,令人满意的结果,这种感觉无与伦比!”属地员工阿卜杜哈布说。

“累是真累。这样高温酷热的气候环境下,设备配件缺东少西,专业人员上不来。钻井、固井、洗井、过滤、沉淀、化验等每个环节都很艰难,但是我们为大家解决了最现实的问题,这样的付出,值得!”邓小武感慨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