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报去年发布的“基于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中,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065位院士的本科院校数据,湖南师范大学位居全国师范类高校首位。

20世纪90年代初,湖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大批引进博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湖南师范大学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坚持引育并重、内外结合,打好人才建设组合拳。在岳麓山下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湖南师范大学栽下梧桐树,不仅引得凤凰来,而且养出凤凰来,不仅成为师范类学校中院士培养的“第一摇篮”,而且也成为湖南省打造人才引育的“高地”。

激发年轻教师和科研团队活力

“这十一亩的池塘就一直保留在那里,是我们学校的特色。”20世纪80年代,湖南师范大学在湘江旁有一片池塘,寸土寸金的地界让不少人眼馋,学校却坚持把这块地一直留给刘少军院士团队。“如果不是为了人才,不是为了科研,这块地完全可以干别的事情。”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少军院士每次谈及此事,都对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包容感慨颇深。

这片十一亩见方的鱼塘被称为“江边基地”。40年来,淡水鱼类鱼种育种成果不断在这里产生,领军人物就是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刘少军。刘少军的父亲刘筠作为鱼类繁殖和育种的院士专家,也长期在这里工作,湖南科学界里的第一对“父子双院士”就诞生在湖南师范大学。

不拘一格用人才,激发出年轻教师和科研团队的人才活力,是湖南师范大学的长期坚持。“搞科研要支持年轻人,你打个报告马上批!”刘少军到现在仍然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自己还是年轻助教,遇到科研素材短缺困境时,当时校领导给予的支持。从1953年开始,刘筠、刘少军两位院士“父子兵”在这里耕耘。一个甲子过去了,刘少军团队所在的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曾经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室成了全国首个以淡水鱼类命名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用感情和事业留住人才

“我们这个年龄不愁吃不愁穿,都是为了一个理想而奋斗,这个理想就是把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建设成全国最好的学科。”当曾艳钰刚刚被引入湖南师大的时候,学校党委书记蒋洪新的一席话让她印象深刻,这种理想主义精神更让她觉得难能可贵。

“有一群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的学者扎根于此,无声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郑贤章是“土生土长”的师大人,对岳麓山脚下的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当时有人邀请他去某知名高校,他说,培养我的导师始终在这里,作为学生怎么能够好高骛远,于是断然拒绝了邀约。

“你愿意待多久就待多久,你愿意怎么干我们都支持。”学校党委书记蒋洪新用一份信任把尹韵公带到了岳麓山下这片葱茏的校园。当他通过学校“潇湘学者”计划来到湖南师范大学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创建了国内高校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专门研究机构。

从2016年开始,湖南师范大学通过“世承人才”固本培元,依托岳麓山下千年的文化底蕴实行“潇湘学者”计划,招揽了一批活跃在海内外学术一线的领军人物、创新团体以及青年人才。在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背景下,湖南师范大学人才净流入数量却逆势高涨,正是这种尊贤使能的传统,开创了湖南师范大学“天下人才尽入其毂”的局面。

破除“五唯” 用好人才

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曾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16年,来到湖南师范大学以后仍然笔耕不辍,连续创作了《奇迹花园》《阿莲》《犇向绿心》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学校给了我非常宽松的创作环境,不用操心论文,操心课题,我可以安心创作,这是非常难得的。”汤素兰说道。

破除“五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湖南师范大学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的一个原则,本着这个原则,湖南师范大学以“潇湘学者”讲座教授的方式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著名作家韩少功等50多名学科领先人才;10余名引进的优秀人才直接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目前,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连年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也多年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指出,近三年来,长沙年均净流入24万人以上;从引进100多位博士进校,到学校人才净流入数据逆势高涨。把人才的服务做得更暖心一点,把创新创业的氛围搞得更浓厚一些,正成为湖南省打造“人才高地”的不二法门。(记者 赵嘉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