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3年中考地理冲刺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  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  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地图专题  1.天体的类别: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①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②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③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黑子——影响气候  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  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  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  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  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  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四季的划分: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气候的形成: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五带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①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②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③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日落时间是18:00  25.昼夜现象的出现: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  地球自转的——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