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但这未能阻挡中国同多个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的步伐。中国依然按照既定战略发展方向,通过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谋求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谈判有序推进
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特殊背景下,今年以来中国自贸协定谈判工作以远程视频方式稳步有序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包括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部长级视频会议、完成中柬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等。
6月23日,RCEP举行部长级视频会议,这是去年11月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宣布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后召开的首次部长级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与会各方按照在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达成的共识,致力于今年签署协定。一旦建成,其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有助于亚太各国团结应对挑战,降低疫情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为亚太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柬埔寨开展自贸协定谈判则是中国在全球抗疫背景下加快推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的一个缩影。不久前,中国和柬埔寨共同宣布完成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备受关注。疫情发生以来,双方克服疫情影响,采取包括召开视频会议在内的各种方式加快谈判进程。据悉,中柬自贸协定覆盖“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等广泛领域,将进一步开放双边贸易、促进投资。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柬之所以能够成功达成双边自贸协定,一方面是因为两国政治关系友好、贸易投资合作密切,政治上的共识和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双方在自贸协定谈判过程中能够及时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以及基本达成的RCEP为基础,中柬双边谈判更容易达成。“中柬自贸协定正式签署将为两国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发挥独特作用。”
7月17日,中国和智利共同发表了《关于加强自贸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联合声明》,决心通过紧密合作更好地实施自贸协定,充分发挥自贸协定对促进货物和服务自由流通、保持供应链完整、减轻疫情影响的积极意义。
除贸易协定,中欧投资协定也加大了谈判密度,力争今年完成谈判,不久前双方举行了第31轮投资协定谈判并取得积极进展。业内人士认为,早日达成中欧投资协定有利于深化中欧经贸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疫情之下,通过加强合作来抵御风险挑战尤为重要,坚持继续推进自贸谈判、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陆燕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一方面,疫情在全球肆虐进一步凸显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紧密合作、更好地实施自贸协定对促进货物和服务流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减轻疫情冲击等有着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面对疫情扩散的严峻形势和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带来的空前挑战,加强自贸合作成为联合抗击疫情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各成员可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就应对疫情采取的支持性经贸措施进行交流,有助于恢复社会和经济秩序,携手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
坚持持续推进
陆燕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多个自贸协定谈判,下半年的一个着力点是将与各方一道致力于在年内签署RCEP,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此外,中国还将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加大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谈判力度,积极推进与以色列、挪威、斯里兰卡等国的自贸协定谈判以及与韩国、秘鲁等国的升级谈判。
陆燕说,近年来中国实施了更加主动的自贸区战略,推动建设开放透明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商签双边或区域自贸协定以及共同致力于执行好自贸协定对促进双边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贸协定安排有助于深化成员间的互利合作,为增强相互经贸关系、实现经济深入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践表明,自贸协定的有效实施可促进货物和服务自由流动,提升双向及区域投资水平等。
“着眼于后疫情时代,顺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趋势,中国会继续推动高水平自贸协定的签署,加快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不断扩大自贸伙伴‘朋友圈’,实现更加积极的双边和区域合作。”陆燕说。(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