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

悠扬的歌声从大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家传出,家中13岁的二女儿吉好有果唱着熟悉的歌曲,前襟、袖口带有浓郁彝族特色的彩线花纹,在阳光下格外艳丽。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昭觉县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指导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年仅10岁的吉好有果为总书记唱了一首《国旗国旗真美丽》,歌声优美,真情流露,让人印象深刻。

两年多过去了,吉好有果一家告别了低矮的土坯房,搬进了125平方米的新房,家中厨房、卫生间干净整洁,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

“房子很大,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不像以前一家人挤在一起睡,我很高兴。”吉好有果自豪地说。

四川凉山,历史上曾是一片不毛之地。“土墙草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和羊”,概括出当地贫困群众的生活状态。

8月28日—9月3日,本报记者深入四川凉山腹地看到了崭新规划的高山村落、宽敞明亮的教室、绵延山坡的现代农业基地、盘山而上的“天路”,在一张张明眸皓齿的笑脸、一个个不懈奋斗的故事与一声声“嗨吉嗨、瓦吉瓦、卡莎莎”(彝语,意思是:很给力、非常好、感谢)的感慨与赞美中,见证了这里变好了,变美了,变富了。

易地搬迁:搬得出是基础,稳得住才是关键

“老人在家中摔倒、热水器需要维修等居家问题,一通电话便可解决。”在昭觉县社区,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某色小英向记者展示了正投入使用的“社区云客服系统”,它不仅可实时接收社区居民的诉求,还可在系统内实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着落。

从海拔两三千米的深山老林里搬下来,住到新房里,昭觉县的乡亲正逐步适应“云系统”接管的生活。某色小英说得好:原先,群众看到的云在天上;如今,他们看不到的云在身边,大家很满意。

不过,一步跨千年,一步住新房,易地搬迁户们也面临着新难题。

在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莫色古布子正组织队伍解决难题:有些住户遇到开关跳闸、下水道堵塞等问题时一筹莫展;有些群众电不会用,马桶不会用,我们就专门开设夜校,每天培训;到了缴纳水费、物业费的时候,有些居民并不理解为何用水还需要花钱。

作为社区书记,莫色古布子说,这些旧习俗与新环境的正面碰撞,正是易地扶贫的种种难题,需要党员干部一一面对,认真作答,妥善解决。

告别过去的农村生活,新居民们就医、上学怎么办?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说,仅沐恩邸社区就拥有4所学校,完备的社工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民夜校等社区服务场所也一应俱全。

“搬得出是基础,稳得住才是关键。”越西县瓦曲觉乡党委书记加瓦伍卡的这句话,指向了落户之后的搬迁户,如何通过产业富起来的问题。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该乡将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精准区分”,即部分群众出去打工,部分被安排到村里公益岗位上,年龄大的贫困群众则由财政“兜底”,苹果基地、中药材基地有贫困户的股份,让他们享受分红;新村居建成后,养牛场也建起来了,居民变成了工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成为凉山州各地一致的选择。

产业扶贫:旧土地长出新模式,“科技之花”绽放大凉山

汽车在陡峭的山路上左拐右转,经过一个半小时之后,记者们进入了海拔2400米的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里有全国唯一的高海拔民族地区科技小院,24岁的四川农业大学研二学生朱嘉心正和同学们开展科学研究。“我已经决定,将毕业论文的方向定为新品种、新模式下的马铃薯贮藏研究领域,希望这里的贫困群众不用再吃发芽的土豆。”她踌躇满志地说。

朱嘉心与同学们的行动是科技小院创新尝试的一部分。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长期入驻的方式,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特困山区产业扶贫中,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问题,正形成“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小院+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在凉山,好模式是各方面同心协力干出来的。“过去,这里只种传统作物,附加值低、仅够温饱。”在布拖县副县长吕勇眼中,千百年来,土豆、荞麦成了布拖县农民的依赖。但近几年,改变正在发生。

科技日报记者到访时,这里正布局建设国内最大的高原蓝莓连片种植基地。这片千百年来种植传统作物的土地上,能否孕育出高附加值的“金果”?答案是肯定的。吕勇说,选择蓝莓种植,是看上当地日照充足、土地pH值呈弱酸性等条件。同时,蓝莓科研和育苗中心、蓝莓高标准示范种植园、蓝莓加工园等产业链项目已经分期启动。当一处处高科技基地在凉山州各地拔地而起时,那些憧憬新生活的村民们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在高原蓝莓示范种植园打工两个月了,一天可以挣80元,种植园还有我们家的3亩地,每亩地一年可以得到租金600元。”布拖县石咀村村民且沙么扯合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个富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截至8月,在这里打工的村民已达8300余人次,每人月均增收2000多元。

交通巨变:天堑变通途,“下一站”是幸福

“路通了,房子修好了,外面没见过的东西也进来了。现在坐客运车每天只花10块钱,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县城。”19岁的阿布洛哈村村民阿达牛色望着村里崭新的柏油路,眼神闪亮,憧憬着未来。

“封闭”曾经是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村民的心头之痛。没有公路,堵住了老百姓走出大山的希望。如今,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村子告别过去,两个多月前正式开通到镇上的客运班线。阿达牛色的话展现出一副今昔对比图景:没有公路,他到县城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自己在村上读小学时,连考试卷子都需老师走山路背下来。有了公路,他搬了新家,太阳能热水器、户户通电视等一应俱全。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阿布洛哈村体现得尤为明显。村支书吉列子日难以忘记老人们的感叹:从没想过,有生之年村子能把路修通,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对年轻的阿达牛色来说,希望还要更多。眼前的希望来自于村里发展水果种植、乡村旅游的决心,“我很期待这一天”。

在金阳县,绵延在金沙江畔丛山之间的芦稿镇油房村、大湾子村通村公路,被外界称为“最美天路”。全长约13公里、垂直高差达800米,连续形成28个回头弯,如同一条“白丝带”绕山而上。最美,既指它沿线的景色,也映射出当地群众的内心呼声。

65岁的阿苦阿火在油房村生活了半辈子,修路曾是他最大的愿望。他告诉记者,以前下山采买生活必需品要走一个多小时,“就连家里修房子时,28块钱一袋的水泥,运费就达到50元。现在坐上村村通班车,20分钟就到山下了。”他说,由于交通便利了,村上开了小卖部,自己家里新买的电视、洗衣机等再也不需要人背马拉,两个孩子都买了摩托车。

最美天路的建成,让油房和大湾子两个行政村告别了江上木船、溜索、吊桥,真正让贫穷的天堑变为走向致富的通途。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几年是四川减贫进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9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的这句话发自肺腑。其支撑数据是:目前四川剩余的20万贫困人口、300个贫困村、7个未摘帽县总体达标,脱贫任务能够如期完成。

“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抓好7个未摘帽县挂牌督战,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动态清零,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彭清华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