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从未像今天这般紧密地嵌入生活,这是一个“万物皆数”的时代。浏览资讯、外卖点餐、电商购物……小到一台个人电子设备,使用痕迹就会积累大量数据;而大到工业、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海量连接更是汇聚成庞大的数据资源。在数字中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如何妥善生产、处理和使用数据,成为一道必答题。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未经许可连续定位用户位置、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屡禁不止,又将数据垄断、泄露、滥用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推向公众视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如果不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共享利用等方面加以规范,就难以持续拥抱互联网带来的便捷。

面对海量数据,不应“失矩”。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复杂过程,任何环节的“失矩”都不是小事,可能产生隐私保护、无序流通等风险。规矩的建构,既离不开企业等主体的自律,在道德边界、规则意识内合规处理数据,也需要法规法律的约束,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之落到实处。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出台以及各行业内细则的明确,我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形成日益完善的制度体系,精细治理跟上应用发展的大步向前。

面对海量数据,不能“失衡”。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对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分析,因此,也对数据的共享开放和跨域流通提出了一定要求。如何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用和社会治理间寻求平衡,如何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规范数字市场竞争秩序,如何兼顾发展和安全、效率和风险,考验治理能力、综合效能。毕竟,数据规模越大,所蕴含的潜力越大,相对应的责任也就越大,这也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数字时代,互联网生活已经成为公共生活的一个庞大子集。不管是个人数据还是行业数据,都急需负责任的数据处理。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合规使用跟上数字化发展的浪潮,才能让网络空间的天光云影映照出更多数字红利。(管璇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