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条全线开通的“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山东省首条智慧高速试点项目,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段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车辆实现精准调度和引导,保障行车安全和道路畅通。目前,这一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已被多项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借鉴,为智慧高速项目建设提供了经验。

路段发生事故,调度中心智能感知处理;车辆驶入服务区,导航精准引至空闲车位……作为国内首条全线开通的“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山东省首条智慧高速试点项目,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段有哪些智慧应用场景?有何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下一步还要克服哪些困难?近日,记者到京台高速一探究竟。

“车路云”协同,实现智能引导

潺潺碧湖畔,巍巍群山间,京台高速逶迤穿梭而过。驱车行驶于泰安至枣庄段,两侧花团锦簇,一派生机盎然,仿若置身流动的画卷中。

望向路侧,每隔200米,便可见一根杆。定睛一瞧,每根杆上装着一个小方盒,状似乌龟,长有4条“腿”。

“可别小看这个‘小乌龟’,它能向智能网联驾驶车传送路面信息,实时指导司机驾驶,实现‘车路云’协同。”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交通工程部副经理李涛指向路侧介绍,“这条路上还安装了182处高清视频监控、15套全向毫米波雷达、287套定向毫米波雷达等设备,能够即时收集路况信息。”

“前方即将进入宁阳服务区,自动为您推荐可用车位。”导航右上方,显示“空余车位183”。在导航的指引下,车辆快速停至空闲车位。

“以前,服务区停车靠人员指挥,一到节假日,任务重、压力大。”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汲洋说,宁阳服务区是京台高速重点打造的智慧型服务区,现在服务区配备了智能停车系统,能实现智能引导,省时便利。

走上服务区的人行道,智慧道钉自动闪烁,提醒车辆避让行人;购物、加油、洗车,无需接触,无感支付……“我们注重运用多种智能设备,为车主提供餐饮、购物、洗车等多种个性化服务,升级出行体验。”汲洋说。

驶出宁阳服务区,夜幕降临。在合流区,匝道两侧的智慧道钉闪烁着绿光,“前方车辆合流,请减速慢行”,伴随着碰撞预警设备的语音提示,路面呈现“注意合流”4个大字。“我们在京台高速分合流等关键区域,设置了行车引导、智慧道钉,通过声、光等方式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驾驶提醒。”李涛说。

高速路上,车流如川,灯光熠熠。月色与灯光交织辉映,点亮了前方的路,景色令人着迷。“开车走高速路,踏上一条舒适的回家路,车行于景中,人游于画中,也是一种享受。”李涛说。

实时监测,保障精准调度

恰逢周末,在泰安工作的王先生开车赶往曲阜老家。不料,汽车竟在高速路上突发故障,王先生慢踩刹车,小心翼翼地把车停靠在路边。

“嘟——”在京台智慧高速调度中心,预警声突然响起。“有车辆违规停车。”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京台智慧高速调度中心副主任陈宇点开监控视频,只见王先生正蹲下身检查轮胎。

接到预警信息后,平台迅速通知路管部门。不到10分钟,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帮王先生把车拖至最近的出口。

“原先巡检高速路,靠的是人工逐一查看摄像机,工作量大,时效性也不强。”陈宇说,“如今,高清视频监控、毫米波雷达等设备全天候盯紧路况,将数据信息统一传送到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是高速路的“大脑”。当海量数据源源不断汇聚而来,“大脑”如何做出正确反应?

“算法是关键。我们利用算法实现秒级监测,智能发现问题并自动预警,有效提高了巡检的时效性。”陈宇指向屏幕,“你看,当有车辆出现故障时,我们能在10秒内确定车的具体位置,及时对接路管部门,并通过广播、导航等提醒过往车辆,防止出现二次事故。”

智慧的“大脑”,不仅能感知处理交通事故,还能预判天气情况,及时做出应对。

今年年初,山东迎来一场大雪,不少高速路段封路,但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畅行无阻,这是为何?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点开一段录像:高速路上,喷淋设施来回摇摆,向路面喷洒液态融雪剂,汽车驶过时溅起片片水花。

“项目组在高速路上布设地面传感器等设备,精确感知每一公里的环境,并将能见度、降水量等10余个气象指标纳入平台监测范围,让系统自动做出融雪、行车引导等决策。”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项目办主任吕新建说,除雪装置检测到路面有积雪,自动开启喷淋设施,这比人工撒盐处置时间至少提前30分钟,有效避免了雨雪天交通阻塞。

像这些智慧化应用场景,在京台高速上共有30余种。“我们运用北斗定位、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精准研判、高效管控。”吕新建说。

推广应用,探索可持续发展

纵观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算是颇为复杂的一段,为何偏偏被选为试验段?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全天候通行,这就需要从难处下手,找一条复杂路段做试验,瞄准问题解决提升。”山东高速集团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张伟说,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纵跨南北,具有气象环境多变、交通流量大、出行服务需求高等特点,恰是优质“试验田”。

从一组数据来看,运营效果亮眼:自运行以来,每月平均交通事故发生数量由66起降低为39起,减少40.9%;事故平均处置时长由28分钟降低为19分钟,事故处置效率提高32.1%。

为了探索建设路径,项目组验证多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案,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比如,要将几千个设备布设到189公里的道路上,设备的兼容协同就是一大难事。不同的设备,由几十家厂商提供,但厂商之间没有统一的技术方案,只能反复磨合。”吕新建说。

后来,项目组想了一个办法,让厂商技术人员统一入驻项目组,面对面碰头解难题,磨合实施细节。“白天上路调试,夜里在工地开会,通车前一个月,我们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吕新建告诉记者。

“经过不停尝试,我们形成了成套的技术体系,并把一系列经验编写进山东《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试行)》中,可为山东乃至全国探索智慧高速路建设提供借鉴。”张伟说,目前,京台智慧高速项目研究成果被20余项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借鉴,建设经验已应用到济潍智慧高速路的建设中。

放眼未来,智慧高速路的建设还面临一些需要行业共同着力解决的问题。“智慧高速路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工程,加强业务、技术和装备的顶层设计很有必要。如果能基于智慧高速试点,统一协调产业链相关资源,统筹整合各地探索经验成效,指导和规范未来的项目建设,智慧高速路的建设将更协调与统一。”张伟建议。

此外,智慧高速路建设的成本较高,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前期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的探索经验,为后续工程减少了试错成本,未来随着技术应用不断成熟,成本会逐步降下来。同时,我们也正在研发和应用长寿命、低能耗感知技术。”吕新建说。

“智慧高速路并非智能化技术的一味堆砌。技术只是一个抓手和工具,关键是通过技术解决道路拥堵、事故多发等难题,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需要,这应当成为建设智慧高速路的初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认为。

“智慧高速路作为新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我们将更加注重质量与模式创新,以安全畅行、智慧管理、创新赋能、绿色低碳为目标,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山东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表示。(记者 李 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