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值此之际,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首届“非遗馆里话非遗——文化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教育”论坛在线上举办。会上邀请了来自产学研各界的嘉宾,探讨了数字时代非遗文化的发展趋势,畅想非遗文化发展的未来。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在开场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本次论坛,充分体现了非遗展馆的责任担当,也希望本次论坛可以助力新的文化体验方式和文化传播业态,将非遗蕴含的深厚价值内涵,通过数字技术更好地呈现,增强非遗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在发言致辞中,从信息文明、双重宇宙、文化数字化和非遗数字化等四方面阐述,提出了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成为新数字空间中的“新移民”的观点。他表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的内容建设,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完成对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陈列,更多、更好、更快地满足群众的需要。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表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收藏、展示我国工艺美术珍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殿堂,肩负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该馆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拥抱文化数字化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传承弘扬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腾讯新闻知识、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狐视频、搜狐新闻客户端、雅昌艺术头条app、博物馆头条(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10余家媒体同步直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