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许多孩子利用假期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学习各类科普知识。夏鹏飞摄(人民视觉)


【资料图】

  科学技术普及,一头连着科技工作者,一头连着社会公众,对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科普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到科普达人走红网络,近年来,科普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将超过15%,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科普设施布局不断优化……8月16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为科普事业勾勒出一张蓝图。

  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出更多高效优质的科普内容,增强科普场馆和科普活动的吸引力,提升公众科普活动的参与度,将为更多人打开科学的大门,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创新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6项任务,具体包括: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发展、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抓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开展科普交流与合作。

  《规划》提到,着力塑造时代新风,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建设一批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今年5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共同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等140家单位入选。

  互联网时代,科普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网络科普,支持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科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科普品牌。据介绍,全国共有科普网站2732个,科普类微博4834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9612个。

 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引导全社会关心科普、参与科普,是适应科普规律的必然要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入科普,《规划》提到,依托科研、教育、文化等现有力量,实施科普精品工程,培育高水平的科普创作中心。同时,完善科普设施布局。推动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科普工作。今年2月,中国科协认定了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科研机构等。专家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激活社会资源蕴藏的科普潜能。

  围绕加强应急科普工作,《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预案中的应急科普措施,推动将应急科普工作纳入政府应急管理考核范畴。同时,探索建立社会热点科普响应机制,研究社会热点科普的主动推送解决方案,及时响应社会热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科学解读信息,提升公众认知能力,做好舆论引导。

  高质量的科普供给需要一批稳定的创造队伍。中国科协2021年1月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已达到187万人。《规划》提出,科研机构要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支持、激励考核等措施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到10.56%;科普经费投入稳定增长,2020年全社会科普经费筹集额171.72亿元,比2015年增长21.6%;科普场馆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共有科技馆、科学技术类博物馆1525个,比2015年增加21.2%。

  与此同时,线下与线上科普活动紧密结合,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全国各地发挥科普阵地作用,通过科技活动周、科普(技)讲座、科普(技)展览、科普(技)竞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线上科普活动覆盖面广的优势,引导社会公众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明确了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具体举措,如组织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公众科学日、科技工作者日等国家重大科普示范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等农村科普活动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