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长虹云大中心依托四川省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此项目是大数据和工业深度融合应用项目,科技长虹的自主研发和应用落地实力再次受到国家级认可。
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是四川省委作出的重大部署。创始于1958年,今天的长虹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长虹”),正在加速转型步伐,加快实施面向物联网的数字化转型,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科技企业集团”。
逐浪新型工业化,长虹大展宏图。

  夯实技术创新体系 创造高质量发展原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长虹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以及创新环境、创新生态的培育。近年来,面对全球技术进步加快,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深入推动产业变革的外部趋势,长虹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与技术路线规划,加快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全球研发布局和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项目不断突破,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全球语音领域顶级会议 INTERSPEECH2022日前公布论文投稿收录结果,长虹人工智能实验室撰写的3篇技术论文入选,预计将在今年9月举行的正式会议上向全球分享。长虹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展华益介绍,3篇论文分别聚焦声纹识别、语音提取和语音质量评价,形成了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的矩阵式新突破,也体现了长虹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不同语音任务中积累的技术深度。
长虹加大在技术层面的研发投入,实施技术平台改革,形成“3个灯塔实验室+4个创新研发中心+多个外部联合实验室”的长虹中央研究院。处于最顶层的灯塔实验室,肩负着前沿技术研发和孵化,抢占全球技术制高点的使命。
除长虹人工智能实验室外,另外两座“灯塔”也喜讯频传:长虹新能源材料实验室在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小试放大实验显示该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长虹信息安全实验室提交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在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协会(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组织的全球标准立项会上获得全票通过,成为“区块链+物联网安全”领域的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长虹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宝钢集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巨头企业建立技术合作,着力推动“中国智造”发展。
在长虹智慧显示工厂,通过模组加工区、电视整机装配、成品立体库等,一台台8K电视机生产完成。在智慧显示工厂中央控制大厅,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屏可以监控生产线运行情况,并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智慧显示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全流程得以运用,流水线上仅需少量工人,运输、仓储等环节均由智能机器人完成,依托强大的5G算力底座,生产线各个环节互联互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长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项目攻坚、重点突破为引领支撑转型升级,去年全年总投资超50亿元,积极推动190余个重大创新项目取得成效。这一年,长虹参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牵头申报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四川省“新一代智慧家庭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验收。
长虹加强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目前已突破掌握高精度工业缺陷视觉检测、超低温启动电源系统、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等核心技术30余项,部分领域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去年,长虹制定、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0项,“标准引领”“质量强企”建设成果显著,获得德国红点奖、PLUSX设计奖、太湖奖等国际国内重点奖项11项。
“科技长虹”,动力十足。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长虹的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历经多次转型,长虹逐步发展成为集消费电子、核心部件等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近年来,长虹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一手巩固传统优势,一手积极培育新生力量,在强化成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开拓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长虹智能家电等成熟产业持续推动智造升级、市场拓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经营态势、发挥了压舱石与顶梁柱作用。长虹沿着家电主线,在上下游价值链积极探索布局并打造了新的“增长极”,例如在冰箱压缩机、物联网模块、5G连接器、航空电源等领域,长虹已培育出多个国内甚至全球的“隐形冠军”——
长虹华意连续十多年保持国内冰箱压缩机行业市场份额领先,且多年产销位居全球前列;
长虹佳华是国内领先的数据存储方案提供商,被业内评为“IT存储产品分销卓越企业”;
长虹电源是国内知名的轨道交通电源系统提供商;
爱联科技已具备各类模组1200万片/月的产能,成为物联网模块重要提供商……
今年5月,“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首期提供总计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算力。
强大算力,源自长虹。在计算存储产业板块,长虹多款自主研制的天宫服务器和PC产品入围“信创名录”,牵头承建了全球领先的成都智算中心,助力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板块,长虹同样表现亮眼,集碱电、锂电、电源系统、储能、绿色回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格局基本形成。
去年10月,长虹能源投资19.58亿元建设的绵阳锂电项目正式投产,其国内领先的高倍率锂电生产线实现产能倍增,日产量由70万只增加到150万—170万只,年产能突破5亿只,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动工具、吸尘器、园林工具等高倍率细分市场,实现高倍率圆柱锂电池国内领先。
长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实现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能源、无线模组等业务利润总额实现大幅增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成熟产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推动长虹营销业绩快速提升。2021年,长虹控股集团规模收入实现1523.56亿元,同比增长6.52%;利润总额15.73亿元,同比增长151.93%。2022年1-5月,规模收入537.97亿元,利润4.75亿元,同比稳步增长,同时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变革,是长虹不变的基因。自创立以来,长虹紧扣时代脉搏、沐浴改革春风,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壮大。进入“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国企发展乘势而上,步入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率提速升级的新阶段,长虹再立潮头,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1年,《长虹控股集团公司变革方案》发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本控股定位,推动公司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由经营管理向投资控股迈进,形成以“若干上市公司和新兴产业”为主的扁平化资本和管理架构,进一步提高子公司经营自主性,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以“精简高效”为思路,长虹厘清了控股公司投融资管理、高端人才培养、战略牵引、监督协同等核心功能。同时,以“充分授权”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对子公司的管控界面,建立了控股公司权力清单。针对上市、拟上市等子公司实行差异化管控,让处在竞争行业的子公司能够第一时间应对变化、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外,长虹还极其重视传统产业的再生,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授权经营,有效激发传统产业的团队活力,推动爱联、格润、华丰等十余家子公司实现内部再创业,极大地提高了子公司经营自主性,激发这些子公司创新发展的活力。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首批81家公司上市交易。作为新三板精选层代表性企业,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的长虹能源名列其中。
长虹能源主营业务为碱锰环保电池与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早期以生产碱性电池起家,2018年通过收购锂电池企业江苏三杰的股权进入圆柱型锂电池产业,形成了“碱电+锂电”双主业格局。近年来,该公司加大骨干员工持股力度,激发团队活力,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19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9.26%、54.59%;2021年净利润再创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58.19%。
除了加强传统产业“再创业”外,长虹还充分发挥产业、研发、制造等优势,大力支持内部员工与外部团队的创新创业。
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长虹深入推进示范基地的各项建设工作。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与双创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等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产业链网络化、企业平台化,建设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和依托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长虹跨境孵化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放面向制造业的服务资源和围绕物联网的创新应用场景,探索大企业引领“融通创新”的新模式。
逐浪新型工业化,长虹正在构建一个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个崭新的“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科技企业集团”离人们越来越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