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贯钱是多少银子?

古代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

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但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一文一钱一两一吊怎么换算?

“文”和“吊”是古代铜钱的计量单位,相互之间的换算是:1吊钱等于1000文;“钱”和“两”是古代重量单位,相互之间的换算是:1两等于16钱。又因为古代作为钱币的银和铜可以混用,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两白银等于1吊铜钱。它们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吊=1两=16钱=1000文。当然,这里是特定白银和铜钱在货币换算关系上说的,作为重量单位的钱和两也可用在其他物品上,所以就不能一概而论了。理解上面的换算关系,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换算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使用“文”和“吊”来称呼铜钱,早在唐代就开始了,而“钱”作为重量单位,也是从宋朝开始的,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也在发生不同变化,就拿一吊来说,有的时期也可以是100文、500文等等。上面的换算关系主要参考的年代是清朝后期。

2、所代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文”了,“一文不值”这个成语说的是没有价值,也一个铜板都不值。可是我们要知道,“一文”有时候也并非不值钱,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如果按照1两换算1000文的话,就可以买200斗米。但是到清朝后期的时候,一两银子也就相当于现在的200块钱左右。而到解放后,人民币壹元的由来,就是说它代表一块银圆。而一文铜钱缩水也非常厉害,也就2分钱左右。

3、不同年代的度量衡也略有差异。比如说,唐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8斤12两。

古代的货币换算比较混乱,各个朝代的度量衡也有差别,所以要精确弄清楚它们在每个时间段的换算关系,应该只有历史学家才能解答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