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孩子叛逆应该怎么办的知识,欢迎阅读。


(资料图)

2、  逆反心理及其内涵

3、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4、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5、  1.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6、  2.青少年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面对成人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向所驱散。

7、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8、  逆反心理的消除对策

9、  青少年逆反心理既是正常心理,又是问题心理;既有消极性一面,也有积极性一面。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青少年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变的.特点,具有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果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很好解决。

10、  青少年最大变化就是从儿童期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亲子关系冷淡了,甚至有脱离家庭的倾向。此时,父母应善于引导,不仅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更要深入细致地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经常与他们交流,也要尊重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权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样,才会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情感不稳定的时期。

11、  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合理调节也是很重要的。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节时就会呈现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其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消极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合理调节对策。要认清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12、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灵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下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13、  成人要与青少年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要真诚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当青少年提出一些要求、见解时,不要搪塞了事,使自己在其心目中丧失信赖度,阻塞心灵交流的通道。

14、  青少年要学会自律,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和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主动与成人接触,向他们请教,多一份沟通也就多一份理解。青少年也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发现自我价值。让那些无意义的逆反心理慢慢消失。

15、  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办

16、  提起那上初二、喜欢跟我唱反调的儿子,我就头疼。我说往东,他非要往西;我说该写作业了,他偏要往外跑;我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就盯住电视不动弹;想给他讲讲道理,他却说不用你管……孩子头两年还不是这样,挺听话的,就是刚上初一的时候也还省心。现在,他怎么这样了?真是急死人,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够让他“温顺”一点?

17、  ――焦急的家长

18、  读了这位家长的来信,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这样很正常!”我知道,不仅仅是家长觉得初二的孩子难管,老师同样如此。初二学生正处于少年向成熟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期,心理发育很不稳定。表现出来就是相当地叛逆,反其道而行之是他们最典型的表现,就像林先生的孩子一样。

19、  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会“人嫌狗不爱”?很多家长或老师都有些困惑不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方面:一、心理上处于调节期。初二的孩子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一面有独立要求,一面有依赖心理,试图摆脱成人,却又不能完全自立,他们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因此,矛盾的心理会导致“唱反调”行为的出现。

20、  二、学习上处于突变期。

21、  从小学升入中学,学习上已经有些变化,初二时变化更为明显。最突出的是数学课出现了代数和几何,而且新开设了物理课和化学课。在学习方法上,要求有更多的抽象概括能力,小学及初一时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太适用了。若这时学习成绩下降,又将是“麻烦事”出现的诱因。

22、  三、发育上处于青春期。

23、  女孩开始第一次月经,男孩初次遗精。而这些会让孩子们产生“吓了一跳”的惊慌心理,惊慌之余又迷惑不解,心理上的动荡不安,从而在行为上有些紊乱,制造麻烦。

24、  因此,若能让孩子平稳度过初二,其今后的成长就可能不会让家长再这么费神。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25、  一是对孩子的变化应早有心理准备,认识跟上来,多些理解,这是关键。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如果有了足够的了解,就会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更有针对性,不至于还是对付小孩子的那一套。在教育态度上,也要给孩子多一些平等。

26、  二是增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早发现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这段时间的确是需要父母多费心的时候,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苗头,及时做好工作,就可以免遭更大的麻烦。

27、  三是多想办法帮孩子抓好学习,力争学习不掉队。

28、  四是密切关注孩子的伙伴交往动向,消除不良诱因。

29、  在家里,父母可用诚恳的态度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消除性神秘感,帮助孩子顺利走出青春期的困扰。如此,孩子就能顺利度过初二这个人生的关键期。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