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贝达药业(300558)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82%至23.7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04%至1.4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91.25%至3025.25万元。
(相关资料图)
对于业绩影响因素,贝达药业在年报中提及药品销量增加致药品销售成本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等。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药品销量增加导致药品销售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1.06亿元;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56%至9.77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7亿元,同比增加1.34亿元,同比增长23.67%。同时,股份支付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55.95万元。
贝达药业是一家专注于肺癌领域治疗的创新药企。公司的药物管线总体围绕这些突变位点进行开发。目前,贝达药业已有EGFR-TKI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ALK抑制剂恩沙替尼(商品名:贝美纳)及重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商品名:贝安汀)三款产品上市。
其中,凯美纳为国内首个用于NSCLC(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代EGFR-TKI(针对EGFR基因异常激活的靶向药物),于2011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是公司的明星产品。另外两款上市药物,贝美纳为首个国产ALK抑制剂,于2020年11月份在国内获批上市;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贝安汀则于2021年11月份在国内获批上市,获批适应症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和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凯美纳作为国内自主创新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创新药,十余年来为贝达药业贡献了可观的营收和利润。2011年该药获批上市后,2015年参与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降价54%。2016年,凯美纳销售突破10亿元,当年公司总营收为10.35亿元。2020年,凯美纳销售额达18.13亿元。此后的年报中未有披露这款药物销售的具体数据。
外界多认为,尽管贝达药业有三款产品上市,但公司存在依赖凯美纳这个单一产品的风险。而医保谈判降价、赛道竞争加剧等因素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隐忧。
年报显示,2021年年底,凯美纳有三项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包括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一线治疗适应症),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二线治疗适应症),单药适用于II-IIIA期伴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
贝达药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凯美纳先后经历了几轮降价,对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来说是有影响的。“去年价格降了大概40%左右。”在降价的同时,产品的销量也在增长,只不过销量的增长还不足以弥补降价对营收产生的影响。
2022年,凯美纳销量同比增长29.54%,销售额数据并未给出。另一款上市药物,贝美纳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1年底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可及性提高的同时价格下降。2022年,贝美纳的销量同比增长684.32%,公司表示,这一销量增幅“基本弥补了医保降价的影响”。年报显示,公司药品销售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4.14个百分点。
贝达药业还在年报中提到,新药靶点同质化明显,同业公司已商业化或正在开发与公司产品相同适应症的药物加剧市场环境的竞争。凯美纳和贝美纳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其他EGFR-TKI和ALK抑制剂的竞争,贝安汀也面临贝伐珠单抗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
上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对凯美纳新增的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寄望较大,这一适应症也是公司未来的发力点。此外,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贝美纳拟用于ALK阳性的NSCLC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的药物临床试验于2022年4月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NMPA”)批准,目前正在顺利开展中。
而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贝达药业的短期收入受医保谈判降价影响,公司需在核心产品之外加快开拓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