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在上交所科创板申请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证券,会计师为众华。拟发行2500万股,每股发行价59.6元,拟募集资金总额14.90亿元。募资额超过公司总资产的2倍,其中用于人工智能C端产品及B端服务研发升级项目7.63亿元;用于商业大数据C端产品及B端服务研发升级项目3.54亿元;用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升级项目2.10亿元;用于商业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与数据中台建设项目1.63亿元。


(资料图)

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科技企业,基于自主研发的领先的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核心技术,为全球C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及服务。旗下拥有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和启信宝三款明星产品。

一、公司毛利率虽高,但被畸高的期间费用吞噬掉巨额利润,导致报告期期间总体呈亏损状态

上表是公司报告期各业务条线收入及毛利率明细情况,可以看出公司C端智能文档识别业务即扫描全能王与名片全能王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报告期合计收入为6.94亿元,占总收入12.86亿元的比率为53.94%,再加上B端智能文档识别业务1.58亿元,智能文档识别业务合计收入为8.51亿元,合计占总收入的比率为66.2%即接近三分之二。

公司其他业务为商业大数据业务,一是主要定位为企业信息查询的“启信宝”业务,二是主要定位为职场人脉社交平台的“找到”业务。公司商业大数据业务相比智能文档业务来说,毛利率偏低,收入占比也低,在扣除期间费用后,商业大数据业务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启信宝业务所在的商业查询领域竞争空前激烈,面临天眼查和企查查的双面夹击,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分析于2022年11月24日发布的《透视用户需求深挖服务潜力:2022中国商业查询行业洞察》显示天眼查作为行业领导者,市场渗透近八成(77.4%),企查查与启信宝位居二,三位,渗透率分别为18.9%以及6%。相比艾媒咨询公布的2020年月活用户数据显示的商业查询平台市场占有率:天眼查占据72.4%排第一,企查查以17.6%的份额排第二,启信宝仅有6.5%,位列第三,这说明启信宝在经过两年的发展后,在商业查询市场方面的占有率不升反降0.5个百分点。

上表为公司报告期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20.94%、139.21%、64.17%和66.34%,可以看出,公司期间费用率畸高,尤其是2018年度和2019年度,均在130%左右,这直接导致公司2018年度和2019年度分别亏损7871万元和19629万元。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双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竟在公司报告期内融为一体,宛如浑然天成,蔚为奇观。如果不能降低偏高的期间费用率,公司短期内持续经营能力即将面临巨大挑战。

这种扭曲的损益表结构直接表现就是截至本报告期期末即2021年3月31日(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共有7家全资境内子公司,即苏州贝尔塔、上海生腾、上海临冠、上海盈五蓄、上海找贝、上海荃英荟、上海又冠,其中仅上海临冠(“扫描全能王“主体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159万元,其余六家全部亏损;仅上海临冠净资产为正值,净资产为8482万元,其余六家净资产均为负值。

最终的结果就是报告期期末,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负的772万元。公司最早成立于2006年8月8 日,也就是说经过近15年的发展,公司依然有未弥补的亏损。现在已经是2023年第二季度了,两年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道公司业绩如何?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但根据历史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应该是公司黄金时代,也是最佳上市窗口,但公司错过了。可以佐证的是,腾讯控股股价在2021年2月份创出历史新高即每股709.6港元之后,一直跌跌不休,直跌至2022年11月份,创出188.63元的阶段新低;百度在2021年3月回港上市后,当月股价既是巅峰,为256.6港元,之后跌跌不休至2022年11月,创出历史新低,股价为73.7港元。腾讯控股和百度是公司智能扫描业务的竞争者,也是公司的一面镜子,所以投价财经从大行业趋势再结合近两年疫情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公司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业绩,极有可能收入是递减的,业绩是下滑的,再度亏损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再度亏损,恐将影响公司上市进程,如果公司不能及时上市融资,以公司之前年度高企的期间费用率,将很快蚕食公司所剩不多的现金,在营运资金衰减后,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甚至造成破产清算。

二、公司报告期内经营资质存瑕疵风险,曾存在违规经营情况,说明公司内控不够完善,法律意识淡薄

1、报告期内公司存在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未履行境外投资备案手续等情况下而违规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情形。

报告期内上海生腾、上海找贝曾存在进行增值电信业务未及时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报告期内公司存在未取得企业征信机构备案而从事征信业务的情形。

报告期内部分期间合合信息、上海生腾、苏州贝尔塔从事相关业务未进行企业征信机构备案。

3、公司投资设立CCI及转让CCI股权未履行境外投资备案手续,上海临冠向CCI实缴出资未履行外汇登记手续。

公司以上违规行为,虽在报告期内经过整改得到解决,却是在拟上市的情形下,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从而得以免除处罚。但作为2006年就已经成立的老牌移动互联网公司来说,时隔12年以后,还能出这样“幼稚”的错误,反映出公司内控的缺失,法律意识的淡薄,投价财经有理由怀疑,是否为公司故意为之?如果不是故意,公司有没有法律合规部?如果没有,是不是属于内控缺失?如果有法律合规部,还能出现上述情形,是不是属于职责不当?还是人员素质不行?

4、公司存在销售数据的情形

公司存在将来自于C端的数据即通过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获取的文档、图片以及订单开票数据等,利用 APP 进行文字及图像识别后,再通过B 端业务以收费的形式向企业用户提供企业信息或者 SaaS 软件。

公司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付费智能文档识别服务,同时进行大数据存储与分析,转手又出售这些原始积累的商业大数据信息给B端,这种公然出售私密信息的行为是不是属于侵犯客户隐私?智能文档识别服务协议中有没有签署隐私保护条款?不是应该在C端和B端中间设置防火墙吗?

5、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向自然人采购企业信息数据的情形

2018年4月公司向原百度研发中心员工采购若干企业历史工商数据和个体工商户数据以满足公司商业大数据即启信宝业务发展的需要,并向该个体供应商支付160 万元作为数据采购费用,占 2018 年数据采购金额的比例为 47.13%。

这个前百度员工是否违反了与百度签订的竞业禁止条款,我们尚且不论,但公司向个体供应商付费购买个体工商户数据以及企业历史工商数据的这种行为,投价财经认为已经违反相关规定。

考虑到公司商业大数据业务对人际信息网络、企业征信图谱的深度挖掘,除上述向个体供应商采购之外,主要采用爬虫等自动化数据访问技术,个人数据安全与合规问题也是公司目前面临的重大法律风险因素。

根据《刑法》第285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另外还设置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以上三项罪名对个人均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单位并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爬工商数据的行为确定是触犯了上述的“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令2021年9月27日颁布的〔2021〕第4号《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均为征信业务的活动范畴,都要接受该《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管辖。

综上,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有诸多行为实际上游走在相关法规限定的边缘或者说灰色地带,一不小心,就触犯了法律或者行政规定,经营是否合规成了公司最大的隐患。

三、海外业务面临政策风险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公司的境外及港澳台收入分别为7,073万元、9,308万元、18,312万元和6,535万元,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分别为36.08%、27.35%、31.67%和38.21%,境外收入主要集中在亚洲(主要为日本与韩国)及北美洲(主要为美国)地区,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1、2020年6月,印度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封杀59款中国应用程序,涉及公司的扫描全能王(CamScanner)、名片全能王(CamCard)产品在印度主流应用市场被迫暂时下架。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 1-3 月,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在印度地区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43万元、389万元、717万元和93万元,占公司各期总收入比重 分别为0.73%、1.14%、1.24%和0.54%。

2、2020年1月5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保护美国公民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为由,禁止适用于美国司法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及个人与8家中国应用软件进行交易,其中包括扫描全能王(CamScanner)。

2018年、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扫描全能王通过国内外App Store 及Google Play应用市场收款对应产生的收入以及在美国地区的互联网广告推广服务业务合计收入分别为5,194万元、9,845万元、22,651万元和8,137万元,占公司各期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6.50%、28.92%、39.17%和47.58%。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公司通过美国谷歌和苹果两大应用平台分发下载所产生的收入在2021年第一季度几乎占到半壁江山,所以国际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影响,对公司生存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