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是:使史实与现实紧密结合,增加文学色彩,增强了表达效果,使人感受强烈。

2、  2、原文:   咏史(二)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3、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3、注释:  ①离离:下垂貌。


(资料图)

4、苗:初生的草木。

5、  ②荫:遮盖着。

6、以上四句以山上的小苗比无才而有权势的人,以涧底的高松比有才而屈于下位的人。

7、  ③胄:后裔。

8、“世胄”,世家子弟。

9、下僚:小官。

10、   ④金张:“金”指金日磾家,自汉武帝时起,至汉平帝时止,金家七代为内侍。

11、“张”指张汤家,七代为内侍、中常侍者凡十余人。

12、旧业:先人的遗业。

13、七叶:七世。

14、珥汉貂:冠旁插貂鼠尾为饰。

15、 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都戴貂(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16、这两句是说金氏、张氏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17、 ⑤冯公: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曾对文帝指出当时法律严苛,不能用将等弊。

18、老年仍居郎官小职。

19、伟:奇异。

20、不见招:言不被进用。

21、  4、品评:   这是《咏史八首》中的第二首。

22、诗中抨击了门阀制度对人材的压制,倾诉了贫寒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23、   诗歌围绕着“地势”悬殊这一主题展开,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24、诗歌的一开头,即展示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苍松以百尺之材,处于“涧底”;而径寸小苗。

25、却高踞于山上,荫影还要档住“涧底松”。

26、诗人以这个反常的白然现象作比兴,将人世间“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一畸形的现象非常鲜明地突出出来。

27、一边是处于涧底的苍松,一边是踞于山上的寸苗;一边是“蹑高位”的世胄,一边是“沉下僚”的英俊;一边是显赫一时的金、张旧家,一边是年老官卑的冯唐——这一组组鲜明的对比,无可辩驳地证明着门阀制度的荒悖。

28、因此,诗人痛切地感到:人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他的才华,而是由他所处的“地势”高下来决定。

29、   全诗激荡着一股郁勃不平之气。

30、 尤其是结尾:“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采用反问句式,显得沉痛有力。

31、左思所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扣动了后世不少文人的心弦,他们曾反复运用它来抒写怀才不迫的郁愤。

32、  5、左思,西晋文学家。

33、字太冲。

34、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35、生卒年不详。

36、他家世业儒学。

37、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

38、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

39、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

40、元康(晋惠帝年号,291~299)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

41、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42、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

43、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

44、左思作品旧传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篇,诗14首。

45、《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46、左思的作品收录于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