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 | 陈之琪
最近一段时间,“互换特产”引发大众关注。所谓“互换特产”,就是有交换意愿的双方通过网络建立联系,大致商议好互寄物品的种类与价格,口头约定互寄家乡特产,“主打一个信任”——可以说,这是互联网时代陌生人线上社交的一种“新玩法”。在体验“互换特产”时,还有不少人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装箱、开箱视频,往往也会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讨论。
一份用心准备的“盲盒特产”,包装可能不够华丽,却承载了陌生人来自千里之外的满满心意。有人收到北京姑娘寄来的各式传统糕点、老字号名菜,有人收到东北大哥一连寄来的四五箱特产……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因为一次“互换特产”与对方相识相知,从“互换特产”到彼此结交、建立友谊,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
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发达的当下,“互换特产”为何能让人“深深种草”?客观上讲,许多人由于工作生活缘故而无暇远行,或是不擅长做旅行计划、玩不转陌生城市,“互换特产”则成为用“本地人视角”来“打开城市”的妙招,让人得以通过小众却正宗的特产接近心中的“诗和远方”,形成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初印象”。另一方面,这个为陌生人装点心意、展现巧思的过程同样能使人体验感满满,四处搜罗本地特产、向陌生人热情讲述“我心中的城市”,同样极大满足着许多人的自我表达欲望与社交互动需求。
然而,还要关注到,“互换特产”同样存在一定风险。有网友寄去价值几百元的特产后却被对方“拉黑”,无奈表示“没精力追讨,只能道德谴责”;也有网友收到对方草草应付的“特产”后感觉很受伤。面对这种情况,从理性层面讲,在“互换特产”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而从感性层面讲,即便偶然遭遇“空手套白狼”,我们也不必对一次失败的社交经历过于后悔自责,更不应就此对某个地域产生负面印象乃至抵触情绪。
事实上,无论“互换”成功与否,其本质都是网络社交的一场“试验”。在意欲收获责任感与被信任感的同时,网友们也在积极感知并学习着网络社交的分寸与边界,这本身就是网络时代的“必修课”。从这个角度出发,网上种种“互换特产”的真实经历其实也提示我们,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人际交往既要以诚待人,也应保持理性谨慎。在尽可能确保自身权益的前提下充分交流、建立友谊,才能更大程度发挥网络社交的优势与妙用。
从网络反馈的普遍热情来看,随着公众网络素养的普遍提升,人们对于网络社交的诠释也将更加多元且深入。我们值得相信并期待,网络空间将会不断诞生更多新奇有趣的社交模式,更好地助力人们缔结现实交往中的真诚与善意。
【作者】 刘艳辉
南方评论